将军家的小夫郎(111)
“就知道你不甘心。”
“其实,也没什么不甘心的。只是这些年苦了秦珏,只想到这个,我心里就不是滋味。”她的神色一下子黯淡下去。
起初听好姐妹讲起这些年来那人的辛苦,她心里就跟针扎似的疼。
明静王深知姐妹是个深情人,只好宽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想那么多,仇咱们一个个报就是。当年是谁害了你,你心里有数吗?”
“有!”太上皇沉声道,“巫族虽在表面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仔细想想,我这宫中来历不明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人。当年景安是如何怀上的,你还记得?”
明静王内心一凛:“那个宫人想爬你的床,还给你下了药,不过最后被你识破,倒是他稀里糊涂地与侍卫……”
“对,那时我以为他只是想在这宫里某个君位,可现在细想起来,若他是南疆巫族人,这接近便显得颇有心计了。”
“可云景安的父君已经死了。”
太上皇呵呵一笑:“是不是真的死了谁知道呢?巫族人的命,长啊。”
明静王抵唇沉吟,“的确,假死出宫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他就这么出了宫,自己生的孩子都不管了吗?”
云景安都已经死了。
太上皇语气凉凉:“你怎么知道他没管,景安如果延续了巫族的血脉,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换了个壳子还活着?”
明静王:……
“等着吧,南疆的这些祸害,迟早一个个剿灭干净。”太上皇眼中闪过一抹狠厉。
“云鸢,你怎么又起来了!”秦珏端着托盘走了进来,见太上皇坐在榻上,不赞同地问。
“呃……总是躺着,累了。便坐起来与明静说说话。”
秦珏嗔怒道:“你嗓子还没好透呢,还这么耐不住!”
素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太上皇此刻摸了摸鼻子,手肘撞了一下身边的姐妹,“你看你,没事来找我说什么话!”
明静王:???
姐姐,您这……
“明静,你也是,有什么事不能以后说吗?”
“姐夫……我……”明静王揉了揉额角,“成,我先回府了,我以后再来。”说罢,还瞪了云鸢一眼。
她也正好回去给徒弟修书一封。
这云景安和小铃铛不对付,最后又死在徒弟手里,她得给徒弟提个醒,这云景安可能是巫族血脉……
希望不是吧。
但不知为什么,明静王心里隐隐约约有一些不安。
……
而此时,在北方边境洛伽城外的兵营营帐中,北境军将领齐聚一堂,神情都有些凝重。
“大家还记得将军离开前给北府省送去的求援信吗?”为首的女人沉声道,“咱们打了北地这么多年,今年大抵是最寒最冻的时候了,京城那边路途遥远,向北府省那边求助是最好的办法。”
“原来是这事,我们自然记得。难道有了回信?”
“有。”女人咬了咬牙,掏出怀中的信笺,“诸位自己看吧。”
大家看副统领这模样,便知这回信情况恐怕不太好,于是连忙接了过来。
待几人看完,其中一人猛地拍了把桌案:“这是什么意思?!最多只能出一万
民兵?”
“让民兵过来干什么?烧火做饭吗?还是让她们上战场送死?!”
“北府省的那些官儿们就这样干事的?”
“咱们找萧大将军去!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若是北境军兵力再强一些,明年咱们就能直取北夷老巢,每年驻守在这里和北夷打什么攻守战,有什么意思!”
“可上头不帮忙,咱们也没办法。”
几个人面面相觑,最后都沉默下来。
是啊,上头不帮忙。
陛下贤明爱民,这几年文官发展势头很猛,对武将少了许多重视,各项政令上也有了偏颇。北境又是不毛之地,没人愿意来,自然也就发展不起来。每年强制征来的兵只能暂时缓解北境的压力。
每年的寒冬,是北夷进犯最频繁的时候,因为北方大寒,颗粒不收,夷人没了粮食,自然要来抢。
洛伽城就是大云最北边的城池。
若是能够出更多的兵……北夷是能打下来的。可京城太远,心有余力不足。北境军只能守着洛伽,攻也攻不得。
“咱们去找萧大将军,萧家出面,陛下肯定要给面子的!”
“胡闹!”副统领一声暴喝:“陛下不给兵你们不知道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忌惮萧大将军,如今北境军十万兵权都在萧将军手中,现如今再向陛下要兵,你若是陛下你会给?!”
“这……那咱们怎么办!”
“这一万民兵先要过来!蚊子再小也是肉,其他的……等将军回来,再说吧。”副统领握了握拳,“算算日子,将军也快回来了。不管北府省助不助咱们,反正这个冬天咱们肯定是过得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