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渣遍全仙界后我从良了(141)

作者:向笛 阅读记录

随净没回应。

一真大师笑了笑,回头望向自己唯一的一个弟子:“她答的题,你可还满意?”

随净静了半响,才垂下头轻声回答:“弟子不知。”

“不,你知道,你心知肚明,但你不愿意接受罢了,随净,你的心思我都知道,你找她这么多年,并非真心找她。”

“说是找她,不如说是把她扼杀在摇篮里,既然如此,你又为何把她带回来,难不成想法改变了?”

一真大师对自己的这个弟子很了解,他深知随净不是修佛的人,但他依旧带着他修佛。

随净这个人杀心太重,从不认命。

在多少年前,年纪还很小的随净得知自己肩上扛着一个他不愿意接受的使命时,他说过一句话。

那句话虽然可以理解为童言无忌,但一真大师明白,随净不是一般的儿童,他说的话,不会是稚嫩无知的胡说,大概是真切的内心想法。

那年,随净仰起脸,白布遮住他传达不出感情的双眼,声音稚气,口吻却沉重如成人:

“师父,若我被使命束缚着,那我杀掉使命,是不是就自由了?”

第61章

第三层的题目跟一二层有着本质的区别。

顾九命看见的, 不再是站在个中人的角度,而是俯瞰整个大佛门界的视角。

在这,她看见了大佛门界的日常运作, 人来人往,人生百态。

到此, 顾九命忽然明白了这座塔为什么叫百态塔,在这座塔里, 能看见人生百态, 有正义, 有黑暗,也有是非黑白曲直对错,有身边小事,也有历史中的大事。

从人生之中感悟人生态度,大概就是这座塔的初衷。

她似有所悟,心神激荡,灵气开始随着心境紊乱,她勉强压下后细思这个世界的本质。

这一个世界, 跟空神域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本质的区别。

大佛门界有三个大佛宗,因为四千年前的那场战争,空觉寺稳坐三大佛宗之首, 佛宗之首也是大佛门界之首,一真大师便是首中之首。

换句话说,大佛门界实行的, 是层层往下的管理制度,一切以空觉寺的指令为准。

民众有事,都会找佛宗辨明是非黑白,有些像凡城小界的官府。

因为佛宗的特性,一般都是调节为主,劝人从善从宽处理,因为在这方土地上,佛宗的权威深入人心,所以佛宗出面调解,一般能服众。

一切看起来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民众不争不抢,和睦相处,整个世界像是世外桃源。

顾九命看着,都深深地察觉到这个世界跟空神域的的确确是两个极端,差别巨大。

而大胖和尚出的题目很有些意思,他问:“诸位看了幻境,三位就不说了,自小生活在大佛门界,自然明白这里的一切,幻境主要是给外界小友看的,如此看完,诸位对大佛门界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

提建议,终于不是分辨是非黑白对错的题目,而是建议题。

这似乎有些像凡城小界的科举制度,科考的最后总会要学生写出自己的理解,有出色者,才能金榜题名。

顾九命一顿,脑海里又回想起刚刚看过的一切内容,忽然便听见孙悲开口:

“我自小在大佛门界长大,对此地感情深厚,自然想大佛门界更好,所以下面说的话,大师不要见怪。”

大胖和尚自然点头:“小友请讲。”

“私以为,即便佛宗内部也是要好好定制一个制度的,像今日之事,空觉寺弟子随净带外界修士进来,就违反了制定了四千年的规矩,随净是需要处罚的,但是因为他是一真大师的徒弟,便谁也不敢对此事有意见,这是最大的不公,长期以往,佛宗的判决就会失去人心,不再有人信任,此乃弊端。”

顾九命听着这个颇有点指桑骂槐的话,竟觉得有几分道理,她暗自点点头,对这个观点深以为然,倒是意外地收获了孙悲诧异的目光。

她目光流转,朝孙悲轻描淡写地一笑,似乎读懂了他的心思:“外界修士并非个个都是明华,不必把我当作狼虎。”

孙悲勉强一扯嘴角,扭头不搭理顾九命。

他不是很明白,为何他们对这个外界修士敌意这么大,也没有掩饰的意思,她却一直不以为意。

那种随意的态度,若是不说,谁会知道她是个备受排挤的外界修士。

但他却从未在她脸上看见过一丝在意和紧张。

是觉得他们大佛门界的修士对她无可奈何,还是觉得自己背后就是随净,就是一真大师撑腰,横行无忌?

李维和何路云各自说了点看法,但都有些局限,并没有站在更开阔的视野去看待这次的题目。

顾九命很大胆,开口就是让大佛门界另外设立一个律法规则机构。

上一篇: 妖皇他又凶又娇 下一篇: 为她一剑覆天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