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仵作(1233)

作者: 凤今 阅读记录

姬长廷对女儿道:“爹一直不敢告诉你,你和你娘的性子太像了,你娘恨毒了我,爹怕你得知当年之事,也会恨我……”

姬瑶握着父亲的手,摇头哭道:“我不恨爹,我不恨!”

姬长廷笑了笑,声音虚弱得仿佛被崖风一吹便要散了,“虎毒不食子,你日后要听你娘的话……”

这是遗言,姬瑶听得出来,她痛不能言,只哭着握紧父亲的手,仿佛只要抓住他,他就不会走。

“离儿……”姬长廷的目光已经涣散,却不知哪里来的气力,竟将手从女儿手里抽了出来,而后高举起来指向青天,对着大军做了一个手势。

那手势乃收兵之意!

“你我走到今日,这结局……其实挺好……”这话被崖风吹散,也不知景离听见了没,姬长廷缓缓地闭上眼,手颓然地落了下来。

“爹!”姬瑶悲凄的喊声冲破云霄,祭坛之外,对峙的两军将士中有一半人马面朝祭坛跪了下来。

祭坛上,四位长老面色惊惶,东大帐外,弓弩阵中气氛惴惴。

圣女看了眼伏在姬长廷身上痛哭的女儿,起身冷冷地环顾了一眼祭坛之下,厉声说道:“绑下长老院宗法督监四位长老,神殿将士卸甲收兵,敢有负隅顽抗之人,就地格杀!一个不留!”

第38章 南图内乱

这天,神殿大军卸甲跪降,监察司姜长老和宗事司贺长老趁乱欲逃,被围追于城中,傍晚时分,一人被诛,一人受缚,零星的拼杀声终于落下了。

残阳如血,彤云万里,圣女掌印,于祭坛之上发令:命延、平二州发兵,诏令庆州、中都两军速降。

不料圣令刚发,密探便从庆州传来了一个消息:庆州军中突发时疫,现已大乱!

这消息叫人匪夷所思,酷暑时节未至,时疫从何而来?庆州乃是边州,国境与中州的兵权一向握于神官手中,大选在即,军中对粮饷一事向来谨慎,饮水饭食皆有军医盯着,病从何来?为何来得这么巧?

密信中称,庆州军主帅雷雱、副将张恕等高阶将领皆未染病,役症发传于兵士之中,军医尚无良方,将领无兵可御,军中现已大乱。

圣女阅罢密奏,即刻又发两道圣令:一者,严控药材,使其流入庆州军中者,皆以叛逆论处!二者,告庆州军,卸甲归降则疫病可医,否则十万大军病亡之日便是将帅被擒之时,届时株连满门,莫悲莫呼!

随后,圣女去西大帐见了暮青。

暮青贵为南兴皇后,圣女当日便让出了西大帐,自移往东大帐理政。她本以为庆州军中之事是暮青的手笔,毕竟她曾不声不响地夺了大安县政,而大安县离庆州军大营不远,顺道算计庆州军也不无可能。可暮青听说了事情之后也神色古怪,圣女一时猜不出谁会在此时出手襄助,便将疑惑搁置,一心理政。

暮青不是没有想到一个人,但她和侍卫们身在祭坛,与外界断了联系,一切猜测都只能留待出去之后方能解开。

暮青既已将巫瑾护送到了圣女身边,图鄂的国事便不再方便插手,于是在东大帐内圣令、军奏频频进出之时,她屏退了侍卫,独将梅姑请进了西大帐。

这些年来,暮青少有这么闲的时候,于是便将生父何人、为何遇害、西北从军、庙堂查案、南渡之由和护送巫瑾及改道图鄂的因由一一道来,她一向寡言,一番恩怨情仇详说罢,嗓子疼得厉害。

但有些话仍要说,“若不是大哥,我怕是至今还在受寒毒之苦,且兴许已经死在郑家庄了。除此恩情需报,国事上来说,北燕与南图联手欲谋江南,如不助大哥夺位,不仅南兴帝位有危,战事一起,更是生灵涂炭,不知多少人要家破人亡。”

梅姑听着暮青的所经所历,一直没有吭声,直到听罢此话才诘问道:“那殿下之冤、先生之恨呢?不报了?先生为报大仇一生都在经营,他把寒门声望、鄂族圣典乃至大图国玺都传给了少主人,少主人却要将先生的心血赠予仇人之后,如此作为,可对得起先人?!”

“对得起!”暮青面色肃然,掷地有声地道,“婆婆那日在墓室之中说起当年之事,当先提及的可不是什么爱恨情仇,而是外公之才、外婆之志!我不敢与先人比才学,但论起此生志向,敢说不输先人!婆婆乃外婆的心腹女官,理应清楚她当年为何要弃情爱而继任圣女,又为何抛下夫君幼女而救圣都百姓,她心怀安民济世之志,国家兴衰重于个人爱恨,百姓生死重于个人生死,我敬佩她。而今,我面临的抉择与她当年一样,是先安国事大局还是先报私人仇怨,我的选择也与她当年一样!我身在后位,食民血汗,若只顾私利,与蛆虫何异?在其位,谋其政,我暮青承先人之血、先人之志,自认为无愧于国、无愧于民,亦无愧于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