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当燕王妃那些年(102)
徐青青把碗轻轻地放在桌上,然后就坐下来,手头托着巴看着朱棣的背影。脊背挺拔,宽肩窄腰,一手背在身后,单纯矗立在那而已,却已然气势斐然。徐青青不禁想起胡百天和王铁匠的下场,又觉得后脊梁冷了。
她紧张地抠着手指,如果燕王真因为她,那样对付胡百天和王铁匠,会是什么意思?出于王爷的面子,不准许他人欺负他的王妃,还是因为别的……
“何物?”
徐青青抬头发现朱棣已经走过来,看着碗里的东西,徐青青马上告诉他是红枣山药汁,让他尝尝看。
“山药口感绵密,红枣清甜,两样相合熬成汤汁,既养生又可口,当成一种茶饮喝。”徐青青解释道。
朱棣尝了一口后,叹道:“你的鬼主意倒是一向多。”
“王爷今日出去办事,可是抓了胡百天?”徐青青很坦然告知朱棣她的消息来源自楚秋。
“嗯。”朱棣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反应。
“听说他被砍了右手臂,王铁匠嘴被砍烂了……”徐青青瞄一眼朱棣。
朱棣咽下口中的东西,冷眼看着徐青青。
“心疼了?”朱棣放下手里的汤盅。
“怎么可能!他们都罪有应得,活该如此!”徐青青马上没骨气地改口辩解道,“我是想夸王爷顺天之意,知民之急,干得真漂亮!砍得真好,特别好!”
朱棣用帕子擦了下嘴,看了眼徐青青,便起身去了。
晚上,徐青青也没等来朱棣,估计他不打算在她这睡了,虽然徐青青弄不懂之前朱棣突然离开的缘故,但这个结局还是令人满意滴,正应了那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徐青青安心踏实地睡熟了,秋日的夜晚渐渐凉了,她略有些体寒,容易手脚冰凉。觉得冷的时候,身体本能地向旁边的热源靠近,紧紧抱住了才觉得满足。
早上醒来的时候,徐青青隐约觉得身侧好像睡过人,可转头瞧那边空荡荡的位置,又觉得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燕王不过在她这睡了两日,她就产生持续性的错觉了。
接下来两日,徐青青照旧恢复以前一个人睡觉的状态,少了一个祖宗在屋里压抑氛围,徐青青过得很轻松。
她每天早上扛着镐头上山,傍晚才下山。第三日她请了两名侍卫帮忙,扛些砖和一块石碑上山。再之后又折腾了两日,拿着锤子凿子往山上去。
转眼到了九月初四,徐青青一早醒来,在后山菜田处等着朱棣。果然没多久,就见朱棣背着东方的红霞而来,一身象牙白袍沐浴在金色的晨辉下,彷如不染尘世污浊的神君。
朱棣行至徐青青身前,几分意外地她在这。这倒是奇了,向来睡懒觉的懒猫今儿竟早起了。
徐青青在前带路,“随我来!”
朱棣正想问何事,就被徐青青拉着走了一条新开辟的小路,看得出这条路上的杂草和树枝都被砍刀特意修理过了。至南坡半山腰上,朱棣在一圈树丛中间,看到了一块整理平整的地,中央有一座坟,坟前立着一块无字的墓碑。墓碑前已经放好了贡品、香炉和两个蒲团。
思及今天的日子,不难想到她如此做的目的。
朱棣眼底一片晦暗,他转身便要走,被徐青青硬挽住手臂。
“王爷想治好病,就先要正面自己心里的最想念的人。”徐青青快嘴说罢,才松开手,然后在墓碑前跪下,扭头看朱棣,意思等着他来。
朱棣阴脸在原地默了片刻,随即撩起袍子,跟着在徐青青身边跪下来。
“我用了碽妃留给王爷的穗子,这也算衣冠冢了。为了避讳,我把名儿刻在了在石碑下面。”徐青青解释道,“这是我们夫妻敬碽妃所立,近着平安观,以后观内每日焚香诵经便皆是对碽妃的供奉。”
“感谢碽妃将王爷悉心养大,把王爷教得如此聪明知远,明察知微,杀伐果断,令人难以望其项背。”徐青青说罢,就率先磕头,给碽妃上了三炷清香。
杀伐果断?朱棣拿凉凉地眼神打量徐青青,冷哼道:“你倒是说了实话。”
“在敬重的亡者面前,不能撒谎。”徐青青认真道。
朱棣跟着拿三炷清香,默然拜过碽妃之后,问徐青青:“怕本王?”
徐青青尴尬地笑一声,反问转移话题:“我为何要怕王爷?”
“回答问题。”
“怕。”徐青青老实道。
“若可以选择,你定然不愿当燕王妃。”这话已经不是疑问句了,是肯定句。
朱棣随即起身,便要离去。
徐青青不明白这发展,但明白她要是再不拉住燕王,不仅燕王的病治不好,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会下降。
“干嘛突然说这些有的没的?”徐青青揪住朱棣的衣袖,吐槽狗男人性格太变扭,“今天是碽妃的忌日,我们该好生祭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