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世纪爱情老奶奶(15)
苏可背着二哥专门给她做的小背篓,因为她力气小,个子也小,背个小的刚刚好。
转头准备上山去的时候,茅草屋里大娘追了出来,给了她一把干草,说:“小姑娘,现在山上蚊虫多,你带着这个驱驱蚊。前面来的小姑娘不乐意要,说我们是黑五类,怕和我们沾上关系,我看你是个好的,你可别介意啊。”
大爷在后面看着,也不上前,就漫不经心的盯着,但苏可知道,如果她拒绝了这个好心,大爷就会立马把大娘拉走。
苏可接过大娘手里的干草,她也不懂这些,就道了声谢就转头上山了,也不是她为人冷漠,就是刚认识不知好坏的情况下,还是保持距离的好。
山上猪草分布的集中,她要做的只是割下来然后运回来,她还要赶在太阳最晒的时候之前完成,不然就会晒黑。最后一趟的时候,苏可实在是有些累了,她慢悠悠的走着,第一天来,没想太多也没带水,结果现在渴了也不知道哪里有小河,不管卫不卫生,命要紧。
但她一路过来都没有看见又河,于是实在没办法,她只好去敲了敲猪圈旁边大娘的茅草屋,红着脸轻轻的问:“请问你们这有水吗我第一次来干活,没有带水,实在是不好意思。”
大娘正在和大爷说话,转头看她,连声说:“有的有的,你稍等一下。”
就去拿了个铁壶,用竹筒到了杯水给苏可,苏可看着竹筒有些好奇,大娘见她发愣,解释道:“我们这东西不多,也不会有人来,这竹筒是我家先生用来待客以防有人来的。”
苏可见她误会,忙摆摆手说:“不是,我没见过,好奇。”就仰着脸笑嘻嘻的,弯弯的眼睛,看着十分讨喜。
大娘看她也累着了,就请她进来坐,让她休息会儿再回去。苏可没有表,也不知道几点,但应该还没到吃饭时间,她兜里装了几颗奶糖,拿了两颗分给大爷大娘,自己含了一颗到嘴巴里,喜滋滋的吃着。
大娘告诉她,老两口以前是学校的教授,家里也算是书香世家,先生是留洋回来的,学的洋人那套心理学,大娘嫌弃他,觉得学这个真是一点用都没有。
苏可一听大爷学的心理学顿时精神了,她前世大学本科就是学的心理学,这个专业她还蛮喜欢的,就是不知道这个时代就算高考开放了,有没有学校有心理学专业,这个专业一直是朝阳专业,但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20年代一直没有升起来的朝阳而已。
第十章
苏可听到大爷是在德国学的心理学,还在美国交流过一段时间后就感到十分兴奋,因为虽然心理学在美国发展的比较好,但毕竟老本家在德国,很多心理学著作都是德文的。
德国人和法国人最为骄傲,他们热爱自己的语言,所以他们写书都是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写的,翻译的译本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所以就专业著作而言,还是原版最为靠谱。
苏可想到这里,开始不着痕迹的偷看大爷,试图从他身上看见以前心理学老教授的影子。可能是年代不一样,大爷身上一点看不出来像是个心理学教授。
大爷见她看他,冲她笑了一下,大爷姓张,张大爷看着这小姑娘的样子,再看她今天的表现,也大致觉得这个小姑娘是个好的,但是人心复杂,他也不敢赌,所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苏可也没想现在就让大爷教她些什么,学问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成的,况且连书都没有,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她原先懂得的东西。苏可与大娘话了几句家常就起身告辞离开了,她出来时看见隔壁茅草屋里隐约有咳嗽声,苏可好奇的看了几眼就离开了,时代不同容不得人烂好心。
苏可回家,家里只有陈大娘一人,陈大娘担心的问她:“怎么回来这么晚,是不是干不了这活,干不了一点要说,我让你爹给你换。”
原来陈大娘估计苏可也去不了多久,因为猪草还是新鲜的好,但所幸养的猪不多,也不需要太多,她就干脆在家等等苏可,她这上工也不算难,只要事情做完就能回来,下回就不用去的那么早了,可以吃了早饭再过去。
苏可把后山的事情讲完,她表现出了对后山老夫妇的好奇,陈大娘对这个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那三个人是前两年□□给分在他们村的,村里对地主和走资派没有什么感觉,也没人乐意干那折磨人损阴德的事,就象征性的□□了几次,就给安排到后山猪圈旁边看猪去了。
也不是什么脏活累活,就条件没那么好,村里秋收过年分粮分肉也会给他们一点,这年岁,能活着吃饱饭就够了,就不管他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