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求生欲极强地在文案上打了这段话,并在角色列表里添加一栏,写上“团团”,标签白月光。
古风歌圈,张玉凉个人同人曲“未凉”、“非夜”、“红尘”再度名列播放榜前茅,cp曲“一生年少”、“良宵如昨”、“明镜有缺”空降一百首必听古风歌榜单前十。其中“明镜有缺”更是被正在拍摄的由张玉凉写的《市井百味》改编的“长平歌”剧组买去当了片尾曲,热度一时无两。
生活在一千六百年前的张玉凉在一千六百年后火得一塌糊涂,网友们齐心协力将他拱上最热门历史人物宝座,也让他迎来了被资.本消费的命运。
对此,大概只有某个网友的一句话能够描述他的心情。
——张玉凉:看来我是给你们的背诵篇目留少了。
※※※※※※※※※※※※※※※※※※※※
正 文完结,明天发两个番外。
第123章 番外、两小无嫌猜
程澹今年六岁,上有温柔的姐姐,下有贴心的弟弟,父母恩爱,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除此之外,他还有个可爱的小竹马,张玉凉。
张家夫妇是上个月刚搬进这栋小区的新住户,住在程家对门。他们家只有一个儿子,生得粉雕玉琢,活泼讨喜,住进来还不到一个月,就已俘获整个小区所有同龄女孩子的芳心。可他最喜欢是程澹,也只喜欢程澹。
周六,一大早的,程澹才刚起床,张玉凉已经吃完早饭过来敲程家的门了。程母放下煎到一半的鸡蛋,穿着围裙拿着锅铲过去开门,嘴里念叨着肯定是小玉凉来了,一开门,果然看到张玉凉精神抖擞地站在门外,见了她还笑眯眯地牵她的手叫她程妈妈。
“玉凉,又来找团团玩儿啊?”程母笑着摸摸他的脑袋,又转头冲程澹的房间喊:“团团,快穿好衣服出来,你的小伙伴来找你了!”
团团是程澹的小名,据大他五岁的姐姐程清说,他出生的时候看起来就圆滚滚的,长开后更是个白净软糯的团子,所以全家人一致同意这个小名。若不是团团二字听上去太幼齿,程母险些就拿这名字上户口当他的大名了。
“没关系的,我可以自己进去找他。”张玉凉熟门熟路地倚在鞋架旁换上拖鞋,噔噔噔跑向程澹房间,中途还不忘回头冲程母挥手,“您忙去吧,不用管我们!”
程母望着他一溜烟蹿进虚掩的门里,对从书房走出来的程父说:“隔壁家的小玉凉都快成咱们家第三个儿子了。”
闻言,程父笑道:“团团和他玩得最好,若是他父母不介意,咱家多个孩子也不错。”
夫妻俩说笑着一起走进厨房继续准备早餐,而在房间里,程澹和张玉凉已经腻歪上了。
程澹洗漱完穿好衣服,坐在镜子前认认真真地梳头发。张玉凉与他挤在一张凳子上,漂亮的桃花眼扑闪扑闪地盯着他看,笑得很开心。
“玉凉,你吃早餐了吗?”程澹看着镜子里张玉凉的面颊问道,“妈妈说今天要给我们煮鸡丝面,每人加一个煎蛋,很好吃的!”
张玉凉给他扒拉了一下刘海:“我吃过早餐了。等你吃完,我带你去我房间看爸爸昨天给我买的模型,你和我一块儿把它拼好行吗?”
“可以啊,但是我没玩过模型,可能帮不上忙哦。”程澹犹豫着说。
“只要你在我身边,就是帮我最大的忙了!”张玉凉一把搂住他的肩膀,将笑嘻嘻的小脸凑到他跟前。
程澹看了看他圆鼓鼓的包子脸,又摸摸自己日渐圆润的下颔,忍不住叹了口气。
见状,张玉凉奇怪地问:“团团,你为什么叹气呀?”
“认识你之后,你总是送我零食吃,我觉得我快胖得走不动了。”程澹瘪着嘴说道。
张家富裕,张玉凉算是半个富二代,家里的零食堆积如山,他自己吃不完,于是常常一袋一袋地送给其他小朋友。他最喜欢程澹,所以送出去的零食的大头在程澹这儿,不仅零食,他连自己的玩具和书也给程澹送了不少,现在程澹房间里有很多东西倒是他送的。
“不会,你不胖。”张玉凉双手捧住他的脸轻轻捏了一下,又揉揉他浓密柔亮的头发,“你只是毛绒绒的,嗯,毛绒绒。”
他昨天从自家老爸手机上看到一只橘猫安慰另一只橘猫的表情包,今天正好活学活用,丝毫没感觉到用“毛绒绒”这个词来安慰人很是奇怪。
程澹被他逗笑了,嘴角一弯,颊边陷进去两个浅浅的梨涡。
梳好头发,两个小朋友手牵手走出房间。
张玉凉陪程澹吃完早饭,跟程父程母说了一声,便拉着程澹跑回自己家。
彼时,他的父母都出去工作了,家里只剩他自己。只要不把家拆了,他关上门想做什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