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澹立刻像找到救兵似的要把张玉凉打发走,不料他却摇摇头,对那下人说:“替我回父亲,我今日身体抱恙,不宜入宫,以免将病气过给陛下,让父亲代我谢陛下好意。”
那下人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来,应了一声便匆匆离去。
“皇帝召见,你怎么回绝了?”程澹恨铁不成钢地揪紧了张玉凉的衣领,“你不是有志于仕途吗?这可是个大好机会啊!”
张玉凉轻轻掰开他的手,拥着他叹道:“今年并不是个入仕的好时机,春试不过是暴风雨的开始。我若现在挤进朝堂,只怕一整年都不得安生。而且我也说过,未来半年我哪儿都不去,就在这里陪你。”
程澹所知的信息不够,听不太明白他说的意思,但也没多问。
他对这些事不感兴趣,还是让张玉凉这种头脑灵光的人去琢磨比较好。
“那你要用这半年时间写完《花典》!”程澹仰头说道。
张玉凉笑着刮他的鼻尖:“知道了。”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黑同学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tri霄霄 10瓶;小傲娇要抱抱 6瓶;秦湮、幽琴兰心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踏红
正如张玉凉所说,连日来朝堂局势越发严峻,仿佛被暴风雨笼罩着,牵连甚广的舞弊案与此相比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端。而这场暴风雨的制造者,毫无疑问,正是宫中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舞弊案牵扯出受贿案,受贿案背后又隐藏着种种阴谋。幕后黑手搅风搅雨,朝廷诸臣见招拆招,无数尘封的旧案重新搬上台面,变成双方博弈的战场和手段。
于是,一批一批旧人落马,一批一批新人上位。朝堂局势仿佛经历了一场大手术,由内到外焕然一新。
在这段时间里,帝都居民好好过了一把吃瓜群众的瘾,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谈资和说不完的话题,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聚众八卦人群。
除此之外,各处茶楼酒馆也抓住这捞钱的大好时机,安排专人负责分析京中的各种变化,每日两场,场场爆满,人气沸腾,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当今陛下若是知道自己竟以这种方式达到与民同乐的目的,肯定会哭笑不得。
朝局的动荡,带来的不仅是灾难,还有诸多出头的机会。官位就这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下去自然会有人上来。不少从前郁郁不得志的人正是把握住这次机会,挣脱困境,一跃成为朝中新贵。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再蠢的人也明白这场大清洗背后蕴含的意义。
那位刚刚坐稳帝位的天子不满于朝堂中结党营私的现状,这是在按照他的心意重新洗牌。而此次洗牌,损失最大的莫过于以张家为首的世家势力。
从陛下大力推行科举制的做法就能看得出他对世家势力的不满,在这场波及全国上下的动荡里,得益的也多为寒门子弟,他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
世家势力盘根错节,的确不好动,故而他登基近一年的时间都在韬光养晦。不出手则矣,一出手便是雷霆万钧,让诸多世家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张家人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幸好张玉凉没有选在这时进入朝廷,否则以那位的手段,他现在应该已经被下放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
再说回舞弊案。
科考舞弊不是小事,因牵连人数众多,还处在审问调查阶段,至今已牵扯出了好几个朝廷重臣,影响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送张玉凉试题的李诚和参与其中的林忱都被下狱,判了流放三千里之刑。其余或是贩卖、传递题目,或是行作弊之事的考生,皆被打回原籍,剥夺再次考试的权利,相当于断绝他们入仕的道路。
有几个和张玉凉同场考试的考生病急乱投医,找到了张玉凉头上,希望张玉凉将他们保释出狱,张玉凉看都懒得看他们的信,直接拒绝,并闭门谢客半年。
张家人巴不得他如此,把所有试图上门拜访他的人都打发离开。
此时正是敏.感时期,张玉凉有圣上亲封的“高士”之名,只需避开这段时间,日后必定官运亨通,一片坦途。
张家人当他是家族最后的希望,当然不愿意他淌这趟浑水。
张玉凉也乐得清闲。
这日午后,程澹吃过午饭,便拎着浇壶跑进院子给他的宝贝花们浇水。
春日已过,初夏的阳光悄悄攀上枝头。院里的桃花前几日便已落尽,绿油油的枝叶恣意舒展,洒下一片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