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得够高当皇后(76)
“未必是陛下所为。”皇后努力克制自己,左手捏着右手掌心,印出深深的红痕。
“皇后娘娘,贤妃娘娘。”
有侍女认出:“是南风的声音。”
南风朗声,缓道:“陛下口谕,在贼人被赶出宫前,请两位娘娘在此等候。”
皇后听出话里玄机:“陛下知道贼人会进宫内?”
南风停了停:“娘娘,陛下所思小的不敢妄自打听。娘娘且宽心,此处偏僻,易守难攻。皇宫内,陛下早已安排好一切,娘娘务须担忧。陛下还留下话,若二位娘娘不遵口谕,擅自出逃,后果自负。”
之后再听不见南风说话,怀着疑窦皇后等人退回正厅筹谋。
“姐姐,你说现在我们怎么办?”贤妃嘟嘟囔囔一屁股坐在正厅软榻上。
皇后正斜眼看她,却见沉香蹒跚着来拉她的手背:“母后,孩儿困。”
高院高高的围墙真将外面一切声响挡尽,这里面是风平浪静的闲暇,可外面却是乘风破浪的拼杀。
苟师傅一摇手中硕大的钥匙圈,上面数百把钥匙哐当作响,不屑地看着那些宵小之辈:我制的锁,我锁的门,凭你们也能打开?笑话!
居高看着,那一个个吃奶劲儿都使出来的破门武士,苟师傅暗自嘲笑。
苟师傅:这个点,得算加班啊!
“殿下。”
蔡亦勇正心系前方战况:“情况怎样?”
“宫门还是打不开。”年轻武士特别无奈,又很是不甘,“殿下放心,不到半柱香一定能破门而入。”
“开了开了开了。”澹台不清有些激动,边跑边报。
目光中闪动着水波,蔡亦勇看了澹台好久。
澹台:殿下不会是想哭吧?
蔡亦勇:太不容易了,想哭。
展衣袍,蔡亦勇呼喝一声:“都跟我来!”
率众由小门攻入,各个拔刀持剑,神色紧张。
入内中却无有抵抗,甚至颇为安静。
蔡亦勇一头雾水之际,突然火光冲天……
第三十三章
伴随火光的还有气势雄浑的呐喊:“杀擎狗,杀擎狗!”
由小门进入的这里,非是宫殿,乃是瓮城。
奇了,奇了,一般瓮城皆与城墙相连,哪儿有修进皇宫的道理,除非,一个可怕的念头笼罩在这些人心头:除非早知他们要进攻,特意引他们入瓮。
两军对垒,少说废话,一时间,硕大的滚石从楼而降。
滚石之中,蔡亦勇拉动信号弹,悄无声息的一缕黄烟凌空跳出,高高炸出一匹骏马的模样。
瓢泼的巨石之后,又有漫天飞箭,嗖嗖不止。
好不容易箭止,不知哪里降下一队精兵,那盔甲如新,气势如虹,朝颓败的他们冲来。
擎宇国男儿明知生路渺茫,面上毫无畏色,反将握刀的手攥得更紧,任血染盔甲,也不泄士气,拼死护在蔡亦勇身侧。
年轻的武士一个接一个倒下,不停有人说着:“殿下,请撤离此处。”“殿下,请从西北角逃离。”
“身为擎宇国太子,岂能逃跑!”蔡亦勇不顾阻拦,闪身替身旁的武士挡下一剑。
瓮城上有人高呼:“擎宇国的听着,你们攻打皇城的人已尽数被拿下,后路已断,尔等速速投降。”
蔡亦勇心中一震,他苦撑到现在,等的就是这路援兵,未想到……
“太子殿下,撤吧。”澹台不清艰难地来到他身旁,苦苦劝说。
蔡亦勇绝然道:“澹台学士,这里危险,来两个人护送学士离开。学士回去之后,替我向父亲告罪,就说儿子不孝,功败以死谢罪。”
澹台不清嗫嚅道:“我恐怕做不到。”
似乎下定决心,澹台喝声绝厉:“殿下,正因为你是太子殿下,此时才更应该撤离。这些牺牲的武士为何献出自己的生命?为的是擎宇国光耀万世,为国为家,太子殿下,留得青山在,才敢谈烧柴。陛下,还等着您回家。”
刀刃沾着明渊国士兵的脖子,无声地一抹,士兵咕咚一声倒下,蔡亦勇的左眼处划上一道血印,他抬手将敌人的鲜血拭去,从喉咙深处艰难地挤出一个字:“撤。”
带着残存的武士,携着澹台不清,好容易杀出瓮城,从那道小门脱逃。
皇城内,灯火通明,兵行巡逻的身影密密交织在纵横的街道,一圈一圈的包围网在向内收紧。
澹台不清上气不接下气:“殿下,你先逃吧,我一个无用书生,他们捉住我也没用。”
又猛喘两口气:“殿下带着我就是累赘。”
“澹台先生不可妄自菲薄。”
这时只剩蔡亦勇和他仍未被抓被杀。
“在这里。”“发现擎狗。”“杀!”“杀!”“杀!”
一小队人马逼迫着他们逃进树林,今夜月色正美,一束清洌的月光照亮他们前方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