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9)
但当今陛下并没有对此案置之不理,而是准了大理寺卿严加调查,还君临陛下一个清白。
这陈年旧事都深埋在地下三尺,不挖还好,平日里人来人往也不会有人会接触到这尘封多年的真相。一挖之后,破土而出的远远不止一件申冤的案子那么简单。
这桩二十年前的案子,牵涉了太多人。
凤鸢国凤煊帝君临,公主君怡,将军扶风,还有……凤鸣国的凤曌帝祁氏。不过这些人都死了,也无从去查证。就连凤鸣国都早已变了天下,慕氏掌权。
大理寺卿向陛下汇报情况时,陛下沉默了会儿,突然开口,“有证人……”
陈则疑惑地看向陛下。
陛下苦涩一笑,“我、还有君洛……能当证人吗?”
当夜,有一红衣女子大闹了皇宫。
陛下的御书房内。
红衣女子坐在桌子上,道,“你,承认自己是姐姐的孩子了?”
陛下乖巧地坐在椅子里,“吴宫人死了……”说着,抬头看了一眼自家小姨,又低下头去,“名义上,小姨也死了。”
君怡:“……”
陛下继续说,“亲眼目睹过那夜的场景的,只有我和倾心两个人了。”
君怡道,“可是你当时被你爹捂着眼睛堵着耳朵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啊。”
陛下从桌子底下拿出一本书,“现在我知道了。”
君怡问,“这是什么?”
陛下说,“吴宫人给的,赤脚大仙写的书。”
君怡想捋袖子,“又是那老不死的乱写……”
陛下问,“是真的吗?”
君怡,“……”还真的是字无虚言。
陛下了然,“既然是真的,那我就去作证不就好了。”
君怡道,“堂堂一国陛下,自己当证人,自己当裁决者,你闹着玩儿呢?”
陛下无言语塞了片刻,为难地打量了好几番君怡。
君怡,“你想说什么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陛下直言,“要不——小姨你炸个尸?”
君怡:“……”
一掌拍在陛下金贵的头上,“炸你大爷!”
第8章 并蒂莲其二
凤启一百一十一年,天下大旱。
凤启一百一十二年,水灾泛滥。
凤启一百一十三年,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凤启一百一十四年……
……
凤鸢国都,最为有名的当属常安西街的乐坊,东华尘。
据传,这乐坊的坊主与皇室私交甚笃,又传,这乐坊根本就是皇室做主东家所筹建。传闻之杂之广,不胜枚举。
“哎,让一让。闲杂人等回避。”
“呵,谁家的公子哥,出个门好大的排场。”
“不管是谁家的,能坐的起这等车辇的,必是我等得罪不起的。还是莫要招惹是非,快让开。”
熙熙攘攘的人群退开,车辇在东华尘前停了下来,车帘掀起,一袭绛紫衣衫的公子步下马车。
迎上前来的小厮道,“将……公子,人就在里面。我们是直接进去拿人,还是——”
那少年侧目睨了小厮一眼,“拿人?我都不敢动她,你敢?”
小厮惊觉失言,慌忙退下。
少年双手背负于身后,驱步走进,“告诉坊主,要一间上好的雅间,不要有闲杂人等打扰。”
“是。”小厮慌忙退下。
有人想听曲,走上前去,却被门口的仆人拦了下来,“哎哎哎,你干什么的。”
那人无害一笑,“我啊,是过来听曲儿的。”
仆人道,“今日我们东华尘不营业,要过几日才能来呢。走吧走吧,别叫我们为难。”
“请问两位小哥,这好端端的怎的突然就不营业了?莫非,是因为刚才进去的那位贵客?”
“嗐,你不知道,我们这里啊,来了一名贵客,比刚才进来的那位还要尊贵!说是要跟着我们这里的坊主学什么曲子,已经学了三个多月了。为了教她,我们坊主一般都是上午营业,下午歇业。这几日,才开始完全歇业的。等过了十七,我们东华尘就会恢复正常时间营业了。到时候,你再来听曲子吧!”
“十七,为什么是十七啊?”那人道。
“这我哪儿知道啊,快走吧,等会儿叫我们坊主看见了,又该训我了。”
“多谢小哥。”
那绛紫色少年一直待着,直到半夜。
东华尘门开了半扇,从中走出两名女子。
其中一个,已是半老徐娘却风韵犹存,举手投足间尽是风情。另一个,面上遮的很是严实,身上穿的衣服只是普通的宫女衣服。
两人看起来私交甚笃,彼此并未有过多的寒暄礼节,简单的道了个别,一个上了马车离去,一个立在门前站了会儿便折回了屋内。
坊主正巧迎上出门而来的紫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