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强之师[快穿](53)

作者:种阳者 阅读记录

“......是臣糊涂了。”薛琼这才拱手,忍泪正色道:“得君如陛下,臣等虽死犹荣!”

.

“陛下......”穆海峰在一旁听得亦是眼含热泪,心中激荡不已。

他拼着最后一口气,将剑戳地以作支撑,努力跪到地上,用他浑浊苍老的声音竭力高呼道:“老臣......愿誓死……追随陛下!”

说完便不动了,跪在地上宛如血染的雕塑一般,这名铮铮老将竟是就着那对君主效忠的姿仪咽了气。

“穆老将军!”饶是威严如秦恪,一时也不由红了眼眶。

周围几位大臣见状俱都声泪俱下,哀恸不已,却也终于不再坚持,都跟着穆海峰跪地高呼:“臣等誓死追随陛下!”

.

刹时间,一派悲歌易水。

.

秦恪逐一看过他的臣子们,心中悲怆激荡至极,他慨然道:“好!朕能得众位爱卿相佐,亦是三生有幸!今日便不必再顾忌任何,只与辽贼杀个痛快!”

秦恪率余下几位臣子正要迎面杀出,却听密道中有人高喝:“陛下且慢!”

众人都安静下来,循声望去。

只见密室中竟不知何时多了一人,那人气息隐的极好,因方才一直立在帷幕之后,竟未被人发觉。

此人出来后,众人便从那带有半边兰标志的服饰认出了来人身份,不禁面面相觑。

“稷山逍遥子魏昭门生,遵夫子之命,来助陛下!”那人拱手道。

.

话音刚落,一片静默。

若这话放在几年前,众人都要兴高采烈一番,可如今,却只觉五味杂陈。

魏昭正是当年的太子太傅。此人天资异禀,文武双绝,又通晓政策军法,乃是不世之才,只可惜素来不喜尘世纷杂,因而摆阵设界,避世逍遥。

东陵历来尊圣贤,重大家。秦恪太子时期便慕名而往,大雪之中在稷山脚下从清晨等至入夜,才换来此人书信授业,生辰宴时,魏昭甚至破格出山赴邀,师徒情谊甚笃,一时被传为佳话。

后因先帝秦沧昏聩,淫酗暴畱政,魏昭又似因政见与秦恪分歧,这才师徒陌路,寄印辞隐,从此再未现身。

众人虽是欣赏魏昭此人,却也气他太过任性,姗姗来迟,如今大局已定,那人纵是有通天的本事又有何用?何况,来的还不是本人,而是眼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介门生。

.

李肆戚只觉荒唐可笑,替皇帝不值,他脾性火爆耿直,最不懂客气,讥道:“太傅魏昭归隐已久,到这时也藏头露尾不愿现身!只派了个门生前来相助!本将军倒要问你,如今神仙来了都救不了的局面,还能怎么助!不过多个人下葬……”

“李将军!不得无礼!”秦恪厉声喝住李肆戚。

李肆戚咬牙,这才住了嘴。

周围几位大臣却也没什么好脸色,巴不得李肆戚多嘲上几句。

并非他们不近人情,而是,陛下当年对魏昭那般重视厚待,那人却一走就消失了三年。

这三年陛下从太子登基,一次次救国家于危难之时,不知经受了多少艰难险阻,水深火热,魏昭都没有现身过一刻。这样的人,与白眼狼有和分别?

.

唯独薛大人看着那稷山门生,面上显露出几分游移。

魏昭辞归多年,师徒一场却至陛下于不顾他自然也是怪的,但他当年初任枢密使之时曾经就税赋一事讨教过魏昭,也更为清楚魏昭行事为人。

那人看似飘逸豪放,随性不羁,其实十分稳重机敏,从不做没有把握之事。这个时候派了门生前来,说要相助,难道真的是有什么转机吗?

但思及当下,薛琼却又委实不敢抱有什么希望,脸上瞬间沮丧哀怨起来。再怎么说,那人也该早些出现!

如今局势,已然是兵临城下,穷途末路,正如陛下所说,如何还能有转机呢?

.

饶是四下朝臣一时神色各样,没个好看的。那门生却也面色平静,丝毫不受影响,只是对秦恪道:“夫子这些年因故实难露面,但心中也是一直挂念陛下。”

.

秦恪生性坦荡,却竟也无半点怨气,反而敬意未减分毫,只是想起往昔,有些感慨,但此刻也不容他多想。

他敬道:“太傅如今还能念及朕,已是大义,朕心领!你若真愿助朕,只请帮朕一事。”

秦恪将手中宝剑回鞘,平于一手,肃然递过。“此为渡君剑,乃是当年太傅所赠稀世宝剑,若落于辽贼之手实在可惜,烦请将它物归原主。”

说着,又看了眼那空荡荡的剑柄,“剑上墨曜剑穗,朕已交于九王弟带去,望太傅念及当年之谊,能暂佑他周全。”

那门生看着那剑,迟迟未接,只是转而问道:“夫子曾有句话让带。当年的事,陛下可曾后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