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吉皇贵妃录(30)
府里人都说:年侧福晋是专房之宠,连福晋都要让她三分,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胤禛陪着自己的时候,常常出神,或是想着政事,或是想着其他心事。
他对她赏赐不断,有外人在的时候,也一直对她很好,但是只有两个人相处的时候,他对她却不够亲昵。
陪伴他这么多年来,她却对他的心事知之甚少。就连福晋、愗嫔在这一点上都比她强。
一眨眼一个多月过去了,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眼看着春暖花开,各个宫里做粗活的奴才都脱去了棉服,换上了单衣,紫禁城里各处宫殿中,鲜嫩的绿色开始渐渐蔓延开来。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胤禛似乎是国事繁忙,没有翻过后宫一次牌子,自然,吉灵也没有被传召过。
她不着急,倒是七喜和碧雪坐不住了,成日里旁敲侧击地提醒着吉灵要主动创造机会去讨好皇上,不过,被吉灵训斥了几句之后,两个人也就再不敢说什么了。
奇怪的是,膳房的伙食水平竟然没有下降,长春宫拿回来的饮食依然处处精致,道道精美。因为没有侍寝的思想包袱,吉灵关上西侧院小门,开始敞开肚皮痛快吃喝。
长春宫膳房里有许多过冬的圆白菜,叶片巨大肥厚,吉灵用它们来代替生菜,配上甜辣酱,直接夹着烤肉拿在手里吃。还有自制的甜酱小土豆、甜酱白菜……
此外,齐妃还很喜欢吃热锅,羊肉热锅、牛肉热锅、素什锦热锅、老豆腐热锅、年糕热锅,长春宫里什么花样的热锅都有。
吉灵穿越之前,也是个火锅爱好者,
所以这一个月里,她跟着齐妃,吃了不下于十次热锅。还自创了许多各式各样的调料用来配合热锅。
渐渐地,在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时候,六宫女子的态度开始渐渐发生改变。
那些原先围着她说笑,逗趣的常在、贵人们,现在都对她报以或冷淡,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本来嘛,一个小小的常在,既没有什么显赫的母家,也没有惊艳的容貌,不过是皇上一时新鲜罢了,过了最初的新鲜劲,自然会弃之脑后。
历朝历代,后宫里这样的事情可多了去了。
皇后也在怀疑:这个吉常在是否从此就将寂寂?每当妃嫔们请安,你一言我一语讨好皇后的时候,她总会在微笑与客套之后,不动声色地从眼角观察着吉灵,观察她是否真的像外表所体现的那样安之若素,处之泰然。
而吉灵也注意到:众多妃嫔中,只有一人非常专心,每次在请安过后,不参与任何八卦,不站任何派系,始终非常专心地致力于“吃”,那就是齐妃。
皇后坤宁宫的膳房师傅手艺一流,做的点心酥饼更是让齐妃食指大动,垂涎三尺。
而吉灵效仿韩国料理,用圆白菜替代生菜,包住烤肉一起吃的办法,很快就从长春宫膳房传到了齐妃耳中。
齐妃尝试过一次后,赞不绝口,而她慷慨分享自己长春宫膳房给吉灵的行为也让吉灵很感激。于是,她亲自又送了自己亲手做的辣白菜去给齐妃娘娘。
有时候,沟通的桥梁不仅限于语言,美食也是。
再次见到胤禛已经是两个月之后。
但让吉灵万万没有意料到的是:这一次,胤禛亲自来到了她的西侧院。
第22章 召见
这一日,胤禛在朝堂上事情繁多,湖广乱民又起,西北边疆不定,几个政见不同,又向来不对付的老臣趁机借题发挥,在朝廷上相互发难,将好好的一个金銮殿硬是吵闹得如同菜市。
胤禛坐在龙椅上,脸上不见疲惫,心里其实已经将那几个老臣来来回回骂了几十遍,他瞅着龙案上的一摞奏折与账目,逼着自己好好听那几个老臣的意见。
有人的话他听进去了,有人的话却是满口赘言,不得要领。
老的太硬,小的又太嫩,扛不起担子,唉!
朝廷用人难,人难用。
下了朝,胤禛走出乾清门,上了轿辇。苏培盛立即要替他披上御寒的龙纹披风,被胤禛抬了手挡住了:“朕没这么弱不禁风!”,他说完,抬头微微眯了眼看了一眼紫禁城上方的春阳。
蓬蓬远春,和煦暖人。
苏培盛看着他脸色倒是比方才在殿堂上好了许多,便小跑着跟在轿辇旁边:“皇上,是回养心殿还是……?”,他看胤禛没说话,气喘吁吁地接着道:“春天来了,奴才瞧着御花园里风景好着呢!皇上要不要去看看?”
胤禛顿了顿,将手中拿着的书折扔给苏培盛:“景阳宫。”
龙驾改变了路线,向东边逶迤前行。
路上洒扫的太监们、路过的宫女远远地见到龙驾来临,立即全部将手中的工具放在身边,一个个跪下将头磕在青砖地上,紧接着,远近各处宫女太监都跪了下来,黑压压的在紫禁城的宫墙下排成一片,直到皇上一行人走过去,才慢慢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