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宫吉皇贵妃录(326)

作者:平江府 阅读记录

,不一会,一张黄缎子绣金龙镶宝石围边的大膳桌已经抬了进来。

内殿里,又加上了四盏凤尾流苏灯,这就更加照耀得内里一片明惶了。

耳听着殿外,后湖湖水缓缓轻涛拍岸的声音,乌拉那拉氏心里居然莫名掠过一个念头:其他妃嫔,若是有在湖边的,瞧着这坦坦荡荡灯火明亮成这样,应该也知道皇上今日是在她乌拉那拉氏这儿的吧?

这个念头带了一点暧昧,一点得意,一点自矜,还有一点朦朦胧胧的期待,但随后就被乌拉那拉氏心中浓重的悲哀淹没——皇上已经许久没真正碰过她了,今晚也不会有意外。

但是没关系,她还有……

乌拉那拉氏抬起头,眼眸闪闪地瞧着胤禛。

胤禛方才是真的困意上头了,在椅子上仰头闭目养神了一会儿,他居然差点就真的睡了过去。

就是要在这种特别瞌睡的时候,小盹一下,很是养精神。

这会儿,他抬手捏了捏自己眉间,挑了挑眉头,就觉得精神好了许多。

乌拉那拉氏走过去,扶着胤禛起身。

她微微低头,闻着他身上淡淡的一股沉水香与男子气息。

扶着胤禛到了桌边坐下,乌拉那拉氏已经嘱着宫人,将墙角的冰桶提到了膳桌下,因着今日夜宵膳桌上,有道热锅袅袅地冒着气,又是夏日里,生怕皇上嫌热。

苏培盛和两个侍膳太监站在胤禛后面,等着侍候。

膳桌上的菜说是夜宵,但从外到里分成了思路,各式各样的荤素甜咸点心都有,有冷膳、有热膳、还有果盘,各色菜肴碟子配色、尺寸、菜与菜之间摆放的距离皆有讲究。

乌拉那拉氏抬手,腕间珠玉琳琅相碰,灯下金明叠灭。

她亲自给胤禛盛了一碗燕窝红白鸭腰烫膳、一小碗梗米粥,伸手小心翼翼摆放在胤禛身边。

胤禛没抬头,温声道:“皇后歇一歇,不必忙碌。”

这一句话,让乌拉那拉氏精神大振。

第233章 日夜思慕

乌拉那拉氏微笑着就抢道:“皇上是臣妾的夫君,体贴服侍皇上,本便是臣妾的本分。”

这句话一落下,四爷就不吭声了。

乌拉那拉氏暗自后悔——她有些急于求进了。

胤禛瞟了一眼皇后脸上的尴尬,她的心思一眼就被他看穿了,正好侍膳太监捧着小汤碗送过来,他抬手拦住,就对奴才吩咐道:‘’这碗汤给皇后。”

乌拉那拉氏哧溜地,就双手扶着桌边站了起来,旗头上的簪子流苏随着她的动作不断颤动,她声音也微微颤着:“臣妾谢皇上!”

她这边说着,华容过来就屈膝双手接了那碗一品燕窝红白鸭子汤,送到皇后面前。

胤禛低着头,专注地咀嚼着,再不发话。

旁边站着的侍膳太监也只是专心致志的夹着菜,眼观鼻,鼻观心。

有时候,胤禛一道菜用多了,那太监便小声提醒着。除此以外,皆是静默无言。

转眼间,擦手擦脸的热毛巾都已经上了好几圈,胤禛和乌拉那拉氏面前的碟子也被换过了好几轮。

皇后见糕点还没上,转头低声吩咐华容去催促。

不多时,一道金玉拉糕、一道万福鲍螺糕做成的双拼糕点盘,热气腾腾地被送了上来。

所谓万福鲍螺糕,听着名字,让人容易误会成是鲍鱼、海螺为主料,再辅以其他的配料做的糕点。

但其实这万福鲍螺糕和鲍鱼、海螺一点关系都没有。

它只是把松花江银鱼晒干后,磨成粉末,再和米面搅拌在一起,锅里热油,炸过后捞起来,再继续滚上面粉,上蒸笼蒸发。

最后出屉的糕点切成细长方形,撒上一层小虾米屑,香喷喷的一道糕点就做好了。

不过事实上,清朝皇室对于海鲜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

这是因为大清兴起于满洲,膳桌上的菜肴,往往有浓重的关外特色。

清宫的御膳房更是汉军旗人的天下——汉军旗厨子将之视之为自己的地盘。

他们在清初入关之前就已经做惯了辽沈一带的汉族风味菜,不但厨艺纯熟于心,愈发精湛,还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迎合着满族先祖打猎,喜爱野味的口味,不断改良。

膳桌上的菜肴多有鹿肉、狍子肉、野鸡肉、野鸭肉,鲜嫩可口,风味横生。

以御膳房备膳,除了偶尔有几道海参作为主料的菜肴、或是逢年节——例如中秋吃蟹以外,基本上是见不到海鲜影子的。

但是有一道对于胤禛是例外。

那就是眼前这道万福糕饼的原料——松花江进贡的银鱼。

胤禛还记得,从前皇考有一次东巡的时候,正好当地官员献贡上来松花江银鱼——鲜活透嫩的鱼肉瞬间就征服了皇考。

上一篇: 农家医女有点田 下一篇: 网骗之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