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吉皇贵妃录(418)
没必要去整这些。
她身边又不是没人了。
“小芬子。”吉灵轻声却果断地道:“皇上,我觉得小芬子可以——做事灵活圆转,性子却足够缜密,凡事也有分寸。”
更是她从景阳宫带出来的人。
胤禛倒是脸上一点没有现出惊讶之色。
吉灵瞧着胤禛脸色,就知道他也是考虑过小芬子的。
这就更好办了。
“把人喊过来吧。”胤禛转头对旁边奴才缓声道。
小芬子听说皇上喊他,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三分预感,这时候小步快跑了过来,从容不迫地在皇上和主子面前擦擦地打千儿,跪下请安——说是从容不迫,其实心里还是慌的,只不过勉力稳着罢了。
他抬头,不由得就向自家主子看了一眼。
吉灵立即就对他鼓励地微笑了一下,又示意他稳住些。
小芬子咽了口唾沫,本来还好,被自家主子这个不明所以的笑容弄得更慌了。
就听皇上开始说做首领太监的事。
小芬子也不抖了,整个人都傻了——他知道有主子陪在身边,皇上还喊他过来,定然不是坏事。
但没想到竟然开口就是一个首领太监,跟天上掉馅饼似的,还是还是个无敌的大馅饼,“砰”地砸在他身上。
天,整个承乾宫的首领太监!
胤禛瞧着他。
有清一代,从立朝之初,就严格限制了宦官的身份地位。
与明朝宦官权势熏天,气焰嚣张,可以随意欺压,辱骂,构陷大臣,甚至废存君主相比,满清的宦官是真正的奴才。
康熙爷曾经说过:“太监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
这种言语上的刻意贬抑,也是满清帝王看着明朝权宦祸国乱政的结局,吸取了教训,始终对宦官保持戒备心的结果。
为了防止宦官结党营私,内外交结,从康熙朝开始,便越发重视对宦官势力的限制:不许擅出皇城,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接外官,内官,不许大肆置买田产,把持官府。
待到胤禛自个儿登了基,关注点都不在这上面了,他最忌讳的:是宦官与阿哥的交往——九龙夺嫡的惨烈,给许多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雍正元年,胤禛将总管内务府定成了三品衙门。
雍正四年,新年伊始,他又对有官职的太监实行加衔制——比如规定敬事房正四品大总管为宫殿监督领侍衔、规定七品首领为执守侍衔、规定八品首领为侍监衔。更分正从。
这一系列举措,明升暗降,都是为了限制太监的权利,无限膨胀。
但是一宫的掌事太监还是不容小觑的。
妃嫔宫中,无论有无侧位,一律分配八品侍监两名,普通太监十二名。
这两名八品侍监有正从之分,也就是说——正职的只有一名,实际的权利只在一人之手,
这个人就是这一宫的掌事太监。
另一人只可牵制,不可定夺。
吉灵瞧着小芬子,示意他快点谢恩。
小芬子这时候终于麻利了起来,扑通通三个响头磕下去:“奴才定然恪尽职守,伺候好宸嫔娘娘,领好一宫事,为娘娘分忧,为公主尽责,谢皇上隆恩!谢皇上隆恩!”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连气都不带喘的,胤禛倒是笑了——他瞧了一眼吉灵。
这傻子,以为刚才对着小芬子使眼色,他察觉不到吗?
灵灵对自己身边这些一直跟着的奴才,倒是护着得很,也知道是个好差事,想给他端稳了。
胤禛伸了手搭在吉灵肩膀上,把她向自己怀里揽了揽,沉吟了一下,才看着小芬子,不扬不抑地道:“先做一阵子,后面瞧着情形,再做确定。”
小芬子心里清楚:这话是皇上解释给宸嫔娘娘听的。
否则他能拼得过养心殿御前的那些人精?
若不是宸嫔主子抬举他,皇上只怕根本想不到他这个人选。
说到底,还是觉得他不够深稳。
小芬子抿着嘴唇深深磕头下去:“奴才谨遵皇上旨意!”
第297章 指点
第二日是个艳阳天,小芬子眯着眼,背着手,分开两脚站在承乾宫前的台阶上。
现在除了主子,承乾宫的奴才里,再没人敢叫他“小芬子”了,只有少数人还喊他“芬子”,
几个普通的杂役太监更是一口一个“芬公公”。
虽然皇上后来的说法很暧昧,让他先“做着试试”。
但小芬子很清楚,只要他能表现好了,加上宸嫔娘娘在旁边给皇上敲边鼓,吹吹风,这“试着”“试着”,首领太监的位置便八九不离十了。
小芬子肚子里没墨水,但道理还是明白的——他侍候主子的时候,常常听到皇上说一句“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