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吉皇贵妃录(635)
可是结果谁也没想到
因为没有明确的时辰规矩,渐渐地,到圆明园奏事的官员越来越稀松,事情也越来越少。
甚至有一天,他过来上朝,结果只有区区五名大臣来奏事——说的还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只手掌都数得过。
又或者有时候好天气,一下子人全来了,事情则是堆了几天的。
如此这般,十分不均匀。
于是胤禛今日把所有人都召集了来,痛斥:“众臣不知仰体朕心,将陈奏时间刻意简省!”
朕为你们着想,体恤臣子,结果却成了你们这帮人偷懒的理由和借口了?
诸位大臣战战兢兢地在下面磕着头,心里都多少有些心虚,大家明白:皇上这是真的恼了。
胤禛注视着下面的臣工们,严厉道:“朕在圆明园,与在紫禁城中无异,凡应办之事,照常办理,尔等应奏者,有事则奏,不得有拖延简省,朕有察觉者,严惩不贷!”
他顿了顿,又以不容置喙的语气道:“大学士额何在?”
“臣在!”
胤禛冷冷道:“朕说,你记着。”
“以后八旗分为八日,各分一日轮奏,部院衙门各分一日轮奏,六部制外,都察院与理藩院为一日,内务府为一日,朕要每日皆有办理之事,有办理之人。”
众臣子磕下头去。
待得叫众人都退下之后,胤禛回了九洲清晏殿,靠在椅子上,只觉得疲惫了。
他抬手掩住额头,就问苏培盛:“天地一家春这几天怎么样?”
苏培盛道:“内务府去给贵妃娘娘新制了夏装,宸贵妃娘娘往九洲清晏殿也来过几次,没遇着皇上,只说请皇上保重龙体。”
胤禛点点头,眼里的神色软和了许多。
苏培盛看着胤禛的表情,顿了顿就道:“皇上也好几天没往天地一家春过去了。”
胤禛没说话,看了苏培盛一眼,道:“传膳吧,朕饿了。”
他暂时还并没想过去。
这几天的心情极是不佳,他并不想用这份面孔去到灵灵面前。
多年相伴,她早就能看出他心中真正的思绪,若是察觉到他有一丝不快,都会费力来逗他开心。
等到他脸上现出一点笑容,她才会如释重负地松出一口气。
他就是舍不得见她如此卖力。
朕的灵灵,本该是无忧无虑,无风无波过好这一生。
第456章 为君难
午膳很快送上来了,热气腾腾之中,胤禛一顿饭吃得面无表情。
他面前,则是湖南巡抚王国栋,此时谢恩后,被赐座。
胤禛一边吃,一边听王国栋汇报。
他抬手就吩咐侍膳太监,盛了一碗汤送过去。
王国栋屁股还没坐热,立即又蹦了起来,诚惶诚恐地接过碗,双手高举在头顶,道:“谢皇上!”
胤禛微微点了点头,将手向下一压道:“坐罢”
王国栋坐了下来,那碗汤没放下,口中依旧还汇报着。
胤禛叹了口气,忽然便冷不丁发问道:“朕且问你,为官之要务在何处?”
王国栋猝不及防,吞吞吐吐了半晌。
胤禛面色平静如波,徐徐道:“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为君难,为臣更更不易,人无完人,但巡抚一官,原本便是极繁难头疼的职位,并非谨慎勤勉便可胜任。”
王国栋听着话风不对,连忙道:“臣惶恐!”
胤禛抬手阻断了他接下来要说的话,继续道:“用人虽不求备,唯有总督,巡抚两职,务必全才,方不有所怠误。”
王国栋是个懦弱性子,为官只求事事不出错,这时听皇帝如此说来,便知皇上已经对他有些不认可了。
果然胤禛道:“你不能扩充识见。无益于地方,不胜任。”
他只是简单的说了这么一句话,便将王国栋内调了虚职。
王国栋从九州清晏殿出来的时候,整个人步子都是虚的,脸色青白青白的,眼眶也红了。
苏培盛在旁边瞧着可怜,伸手扶着一把。
皇上近来是越发喜欢在用膳的时候,传来大臣进来问话,并且连着几天都贬了几个大臣。
光是今天这一场的光景,苏培盛已经看了好几次。
这午膳看来要成鸿门宴了,他想。
用过午膳,胤禛一刻没停,又去了勤政亲贤殿,军机达成在圆明园处的办公所就设在这,绿荫掩映之下,商量的是国家最机要的秘密。
皇上在里面商量,苏培盛是太监,不得进入,袖着手在外面转着,自然有讨好的宫人早就抬了椅子桌案茶壶糕点来,被苏培盛一袖子全轰走了。
他就隐隐听到皇上在里面抬高了声音道:“朕即位十一年来,朝廷之上近亲大臣中,只和你一天没有分离,我同你本是君臣,但情同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