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宫吉皇贵妃录(714)

作者: 平江府 阅读记录

苏培盛见是承乾宫的人,拂尘一甩,待得看清是小达子不是小芬子,便没走动。

小达子和小陈子两个人面对面,跟猜哑谜一样打着手势,压着嗓子说了几句,一转头却见六阿哥踏雪而来,瞧样子是从尚书房下了课,直接过来的。

一群奴才跟在后面。

苏培盛眼睛一瞄,顿时快步迎了过去,一张脸笑出了褶子,伸手虚虚地就要抱着六阿哥的腰,声音软的也跟哄孩子一样,低声下气道:“这么大的雪,六阿哥怎么也就这么踩雪踏冰地走过来了,都不坐轿子?就算不怕冻着了身子骨,这地儿湿滑,走路也是要当心的。”

他一边说,一边便往六阿哥身后的奴才们不轻不重地瞟了一眼。

六阿哥刚要说话,却听见里面胤禛的声音陡然高了起来,语气中已经含了七分不悦:“五城司坊等官,各有管辖之地,越界拿人固不免滋扰,然路遇斗殴酗酒、拐骗吓诈之徒,若因地非管辖,遂置而不问,以致逃遁无迹,难道就是稽查整饬之道么?”

被训斥的大臣连声在下面道:“是臣糊涂了!应不论何地,皆移送该城司坊官听详,等御史审讯发落!”

不多时,那人已经面色灰白,连滚带爬退了出来。

苏培盛瞧着那人背影,背手站在阶上,伸手掸了掸袖口的浮雪,便听里面皇帝又对另一人道:“今冬天寒,将会试日期改至三月。照旧于初八日入场。”

这一回,他声音温和平润了许多,又道:“举子们可携带手炉,以温笔砚;皮衣及厚绵衣服俱许穿进,但不得乘机夹带,以滋弊端。场内茶饭,著供给,早晚要给姜汤,发木炭,不许短缺。”

六阿哥静静听着。

雪花在他身后檐下,慢慢飘落。

第515章 好苗子

养心殿中,胤禛仍在继续道:“训练营伍之道,必技艺精熟,方有济于实用。朕听闻直隶地方营中,枪手演习,止放空枪,从未装入铅子打靶。呵呵,都似这般——信手高低,漫无准则,也就不必练了。”

立即便有一声音道:“臣惶恐!皇上教训的是!”

六阿哥鼓起脸颊,轻轻吹了一口气,右足的靴尖在地上不住轻轻画着圆圈。

好一会儿,里面才算是训诫完了,苏培盛瞅准了时机,立即进去禀了道是六阿哥过来了,胤禛听闻便道:“怎的不早说?人呢?”

苏培盛陪笑道:“六阿哥等在外边呢!”

胤禛颔首就道:“让他进来。”

苏培盛应了,出去便请了弘昕进来。

胤禛方才说了半天,这会儿刚刚坐下来,只觉得口渴了,送上来的一壶茶已经喝了一半下去,就见弘昕被引着走了进来,明明是小小的年纪,走起路来却从容不迫,端方有矩。

他跪下道:“儿子给皇阿玛请安。”

胤禛起身,就绕过了御案,亲手把弘昕扶了起来,道:“起来说话。”

父子两人感情甚是亲厚,从小时候,弘昕便是在胤禛膝上长大的,如今虽然到了懂事的年纪,知道父子君臣之别,毕竟还是要比旁的皇子多一分无拘。

胤禛向他周身上下打量了一眼,道:“这算是午时的休息,一会儿下午还要有骑射罢?”

弘昕点头道:“是,下午谙达说了,去校场演练,今儿是十日小校,分外隆重一些。”

胤禛点了点头,领着儿子走到桌案之后,又捡了方才臣工们送上来的几本折子给他,道:“看看,瞧得出什么问题不?”

弘昕捧了折子,站在桌边翻看了起来,便听胤禛道:“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或多至五六十件,你皇阿玛阅览批发,从无滞留。”

弘昕静静道:“儿子明白,皇阿玛勤勉,历古难见。所有折子亲自览阅,亲笔批发,一字一句皆出皇阿玛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

胤禛拍了拍他肩膀,不由得哑然失笑道:“好小子,别再拍你皇阿玛的马屁,若当真是‘无一件假手于人’,如今还叫你看个什么劲?”

弘昕仰头一笑,露出一点小虎牙,

这一次的笑容才有了三四分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稚嫩之气。

他俯下头去看那折子,见那原是直隶总督李维钧的一张折子,皇阿玛已经在后面写了朱批——是刚刚写下的,还没有干透:“朕闻近京各处地方,桥梁道路多被潦水淹没,行旅维艰,诸物腾贵,朕心甚为轸念……”

弘昕吃了一惊,下意识就道:“皇阿玛,如今已经快要是冬月里,哪儿来的潦水?”

胤禛点点头便道:“还算脑子转得快!”

他并不回答,伸手将那张奏折从儿子手中拿过了,啪的一声掉转了正反面,覆在桌上,冷不丁便道:“朕比你再大些的时候,皇考常常带朕与其余几个阿哥,出宫历练,多有见识,你想不想随皇阿玛出去?”

上一篇: 农家医女有点田 下一篇: 网骗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