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吉皇贵妃录(80)
请宫里的晚膳往往是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便用了,此时日光西斜,还不到了时候?
胤禛“唔”了一声,并不接话,又睁开眼,低头将面前那份奏折抓起在手中,沉吟了半晌,手指指节轻敲着案面。
胤禛看了一会儿,将那奏折潇洒地向桌上一拍,仿佛是定下了什么心思一般,他的眉宇间痛快起来,随即轻松地道:“拿膳单来!”。
这是皇上用膳的第一道程序:上膳单。
养心殿里的气氛顿时松快起来。
苏培盛一边答应着,一边传令把膳单送上来。那御膳房的管事太监是一直等候着的,这时候就躬着腰小跑上来,高举双手,将明黄色御膳膳单递上给苏培盛。
苏培盛接过了,飞快扫了一眼,便转身呈给胤禛。只见那膳单上写着“燕窝火熏肥鸡丝一品、高恒进酥鸡一品、水晶肘子一品、糖炒鲜蟹一品、虾米火熏白菜一品、果子酱……”,洋洋洒洒四十道下来,并无新意。
每道菜后面都用小字指明了具体司膳太监的名姓,还注明哪道肴馔用哪种餐具盛送。
膳单最后面依照规矩记录着用膳地点:养心殿。
胤禛一目十行地看下去,看了个七八成,就点了个头。
苏培盛转身,一拍掌心,对守在殿下的太监拉长了声音道:“传膳——!”,那太监立即转身,对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也依葫芦画瓢地唱道:“传膳——!”
就这样,一声传一声,很快便送到了御膳房中。
几十名司膳太监们立时出动了。
他们抬着大小四张膳桌,分两批列队而入,浩浩荡荡地,将盖着盖碗、热乎滚烫的御膳从御膳房送进养心殿来。
其实,一道精致的御膳最终能被送上桌,其中包含的并不仅仅是司膳太监的辛劳。
准确地说,从食材源头的挑选、采买、运输、储存、洗、切、处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人、专门的机构来负责。
这样的好处是,如果皇帝和后妃的饮食中出现了任何问题,也有根源可以追溯。
与前明一样,清廷中也设置了不少与膳食有关的机构,主要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负责领带帝后陵寝祭供所用膳食的机构;第二类是负责陪都盛京的宴饮、祭祀饮食的机构,隶属于盛京内务府;第三类负责、朝廷祭祀、部分朝廷宴会,隶属于户部、礼部、太常寺、光?寺。
但以上这三类,不是祭天,便是祭已经逝去的先人。
只有第四类机构,才切切实实解决着皇帝和皇室成员的日常吃饭问题。
这第四类机构便隶属于内务府。
紫禁城中膳房虽多,能有资格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只有两处,一处在景运门外,另一处便是满紫禁城都知道的“养心殿御膳房”。
它其实是个独立的小院落,位于养心殿的正南边,其中设有庖长两人,副庖两人,庖人二十七人,三旗厨役五十七人,夫役三十人等等,合计人数已经超过两百人。更别提另外还有抬水差使太监、坐更太监了。
此刻,太监们手中捧着的膳食便是从这座养心殿御膳房,又叫“大内御膳房”里,流水一般送出来。
胤禛看着御膳一道道摆上桌几,将思绪从政事中拨了出来,瞥眼见殿外,最后一抹残阳照着殿前的金砖地,乌亮乌亮、
这一日的光景便要过去了。
他想到了一事,抬头仔细查问苏培盛道:“朕差遣你去景阳宫办的事,可办好了?”
第60章 传召吉贵人(加更)
苏培盛稍一侧身,看了一眼小陈子,对他一努嘴。
小陈子会意,凑上前来小心翼翼地道:“回皇上的话,奴才一早上便将景阳宫东侧院新膳房的图纸呈给吉贵人了,吉贵人很是欢喜,说……”,小陈子一紧张,顺口溜出来一句:“说是……改日要来向皇上谢恩呢!”
胤禛听了,脸上微有笑意,一边用热手巾擦着手上的朱砂残迹,一边问道:“那图纸她改动了几处?”。
小陈子道:“回皇上的话,吉贵人倒也没怎么改,贵人说皇上考虑周到,新膳房是极好的,她很是喜欢……”,他说到后面,声音渐渐小了下来,就看苏培盛冲着自己一个劲地递眼色,让自己赶紧闭嘴。
小陈子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但是师父既然递了眼色,那便是万万不能再开口的了!
他惴惴地退到一旁,噤若寒蝉。心里默默地把方才说的话回想了一遍。
没哪儿有错呀!
就看皇上将热毛巾向旁边太监捧着的铜盆里微微用力一摔,随即一扬下巴,示意等候在旁边的侍膳太监可以开始试膳了。
那侍膳太监早就用白袖罩将自己的衣袖笼好,这时候便趋步上前,低着头,用一双九曲海云刻盘龙素银筷,从长桌的一端开始:每道菜的盘子右边沿夹起一筷子,放在自己手中捧着的小碟里,然后低头无声无息地送进嘴里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