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前夫的白月光好了gl(314)+番外

作者: 君路尘 阅读记录

“夫人情况越来越不好,昨儿还摔了一个前朝的杯子!”

“嗐,咱们做下人的,只能躲着点了。”

……

下人们私下议论纷纷,没注意到不远处正在过来的秦牧云一行人。

她们本是悄悄过来的,不想大张旗鼓惊动旁人,最好能悄无声息带走母亲,于是进府时也没让通报,谁料听到了这番话。

秦牧云脸色沉下来,握紧手心,不待去拜见母亲就叫来下人,问个清楚。

不问还好,这一问秦牧云更难受,又是心疼又是自责。

原来她母亲因宿疾在身,不便出游,又是个谨守礼教的大家闺秀,轻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偏偏在家无人陪伴,平时连个说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这才让周乐清的病越来越严重。

秦牧云简直要气哭了。

赵羡词一边安抚她,一边自己心里也很难受。

这世上,岂独秦夫人如此!

赵羡词不由想到自己的母亲季馥兰。她不知道母亲年轻时是什么样,只是,这么多年,母亲的处境,必定是远远不如周乐清。这种没日没夜的磋磨,哪个女子受得了?

当家主母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她自己上辈子,不也是成亲后郁郁寡欢以致后来了无生趣一心求死么?

但世道如此,又能怎么办呢?

除非能让妇人们都能出去走一走逛一逛,别死守着什么不见外男不出门的妇道枯死在家中。

心念翻转间,赵羡词就有些自责后悔。

觉得自己不该对母亲那么狠,不管怎么说,母亲这辈子也受尽了苦楚,自己怎么能为她的苦难再添一笔?就算要教训,让赵麒年受罪便罢了,怎么能连母亲一起跟着遭罪呢?

她软了心肠,就着人去安置母亲。

但还是不能将自己的实情告知,不然只怕尽是麻烦。

再说,赵家即将大难临头,赵羡词还是不能放任他们不管。

眼下秦府这里,秦牧云收拾好情绪才去见母亲。

周乐清见女儿回来,高兴极了,心情也跟着畅快起来,脸上难得露出笑容来。

秦牧云望着还不到四十的母亲,却两鬓斑白,神态萎靡,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娘,女儿这次来,是为您寻得一位良医,要带您去看病。”

周乐清抓着秦牧云的手不松,“娘的病,娘自己心里有数,就别白费功夫了。”

“娘!这回不一样,是我师父说,师门中有一位师叔,颇有神通,只是不见外人,所以才不为人所知。”秦牧云竭力说服她,“而且,我也跟爹爹说了,我爹忙于案子,让我们先去。”

“我们?”周乐清皱眉,“我们都是女眷,长途跋涉……不妥吧?”

赵羡词这才接话,“岳母放心,此去小婿将全程护送在侧,不会失了礼数。”

周乐清担心的是,母女俩这一去,路上难免抛头露面,大家闺秀怎能如此做派?如今有男子当前,一切应酬事宜都交给赵康去做,她才勉强应下来。

秦牧云当即松了口气,出发前这几日好生陪着母亲说说话,讲些南省的趣事,倒难得让周乐清开怀不少。

不过,晚上和赵羡词独处时,秦牧云才露出愧疚之色,“母亲独自在家,根本养不好病。爹爹又无暇陪伴,日后……我想把母亲接过来,与我们同住,你意下如何?”

赵羡词愣了愣,“与我们同住?”

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赵羡词一想到在岳母眼皮底下生活,就浑身不自在,她想了想,为难道,“你孝心虽好,但伯母未必愿意。况且,”她顿了顿,“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避难为上,这些事,等我们过了这阵子再商量可好?”

秦牧云沉默了下,抿抿唇,她自然看出赵羡词的不情愿,也心知这样做难免有些强人所难,只好应下不提。

只是她们此刻还没想到,再过一阵子,周乐清不仅不愿意跟她们走,甚至连家都不想回了。

去墨者村的路不太平,原本她们可以轻车简从,但考虑到周乐清的身体,不得不软轿高车地走。可没想到,墨者村不仅在村里,还在重峦叠嶂的山脚下,待进了山,就不得不弃了车马,步行过去。

赵羡词和秦牧云还没什么,让周乐清步行走山路,就属实有点为难。最后没办法,秦牧云背一段,赵羡词扶一段,脚程就变得极慢。

这一日,好不容易穿过一座山岭,周乐清累的气喘吁吁,旁边扶着她的赵羡词也大汗淋漓。

莫光念叨道,“辛苦秦夫人了,我已经去了信,相信不久就会有人来接我们。”

因路程远,她们带的干粮又重,便落在了外面。近几日,都是莫光亲自打猎,烤了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