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零搞科研(108)+番外
苏晚晚把事情一说然后双眼望着沈凤辞。
出乎意料的是,沈凤辞略微思索一下就答应了。
苏晚晚小嘴微张,高兴道:“小辞,你答应了,太好了。”
沈凤辞看着高兴的小姑娘,眼里也闪过一丝笑意,他经受别人无限的恶意,因此也更懂得珍惜面前小姑娘的善意。
小姑娘就像春天的柳絮一般,绵软地让人不忍心去折断。
苏晚晚很高兴,她觉得小辞没把她当外人。
她高兴地掏出了钱给他,还叮嘱道:“不够问我要。”
沈凤辞看着那崭新的,估计小姑娘都没拿出来过几次,就这么放在他掌心里,心里仿佛被一只小手拨动,软软的,热热的。
沈凤辞眉间蹙起一抹笑意:“不怕我不还吗?”
苏晚晚沉默,抬起头认真道:“你会吗?”
沈凤辞唇角微勾。
苏晚晚:“……”哼,又戏弄她。
沈凤辞摸了摸小姑娘的头,语气里还带着笑意:“嗯,永远不会,大不了把我赔给你。”
苏晚晚默了,认真道:“可我要你没用啊。”
沈凤辞:“……”
这回轮到沈凤辞沉默了。
苏晚晚又跟沈小妹玩了一会儿,这才离开。
沈凤珠依在门前,依依不舍:“晚晚姐姐什么时候来啊?”
沈凤辞瞥了一眼小丫头:“等你上学时候就可以见到了。”
沈凤辞这话自然是随意说的,他只是突然想到妹妹明年也该上学了而已。
沈凤珠眼睛一亮,道:“要是我考试好晚晚姐会不会喜欢我?”
沈凤辞声音懒懒的:“应该吧。”
沈凤珠却当了真,她决定这段时间好好学习,等到明年上学时候肯定可以考第一名。
她可是知道,晚晚姐考试从来没有第二名过。
于是沈家兄妹俩都开始了学习大计。
*
这边,苏晚晚回到了家里,两只北京烤鸭已经热好了,油亮诱人,苏家两个媳妇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做了一桌子好菜。
马淑珍知道孙女爱吃她烙的饼,自己特意烙了几个。
一家子坐在院里,苏来富看了看一桌子菜,咽了咽口水,眼神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是他们占便宜了啊。
这菜比过年吃的都丰盛了。
老苏家也也是眼神发直,吃糠咽菜的时候仿佛还是昨天,今天他们可就大鱼大肉了。
对,桌子上还有一道鲫鱼汤,是家里几个孩子出去时候捉的,最近常下雨,有些鱼甚至跑到了地里。
这可忙坏了苏家村的孩子们。
马淑珍给孙女盛了鲫鱼汤,避开鱼刺,挑的都是肉,又给卷了一个饼,就着鸭肉。
“来,晚晚吃。”
苏晚晚眼睛亮亮的:“谢谢奶。”
李秀芳自然没啥说的,婆婆偏心她闺女,她心道,以后对几个孩子更上心点就是了。
至于张红梅和高美兰也不在意了,要说以前肯定是心里有疙瘩的,凭啥生的也是闺女,半夏就比晚晚矮半头呢,自己生的儿子在老苏家啥用没有。
可如今,嘴里吃着香喷喷的肉,几个娃吃的油光满面的,再看看那个全村都羡慕的自行车。
他们也想开了,晚晚那么好,婆婆就是偏心点又咋了,别说婆婆,就是她也忍不住偏心。
哼,村里人有说闲话的,挑拨他们关系的,高美兰心里门清,要说如今,谁不羡慕她嫁进了老苏家,不仅男人靠得住,还能靠上侄女。
高美兰头仰的高高的,见边上的晚晚汤没了,还没等婆婆说,高美兰立马笑着添上了许多。
苏晚晚喝着汤,眨眨眼。
老苏家吃了一个异常满意的晚饭,各个吃的肚子溜圆,出门唠嗑去了。
老苏家在苏家村可是热门人物,以往也是,当然以往名声是不太好的,尤其是苏家老太一个人能引得腥风血雨,加上三个媳妇简直是搅风搅雨,弄得苏家村的人也教训自家闺女。
你瞅瞅,嫁人可千万不能嫁到这样人家,啧啧,瞧瞧这媳妇被欺负的,小姑娘深以为然。
可如今不同了,大妈婶子开始耳提面命:你瞅瞅,嫁到这样人家多好,天天吃肉还有自行车呢。
小姑娘陷入了深深的迷惑。
苏晚晚不爱凑热闹,她突然想到什么,最近苏家县几天都在下雨,鱼都跳到了岸上,她看了眼天空,黑漆漆的,没有星星,明天八成又是雨天。
记忆里洪灾是在明年开始的,可也许,今年就已经开始了呢。
建国后堤坝没有在大面积翻修过,一次次的涨水冲刷,直到明年那最后一击,从来都不是一昔之间,而是经年累月,终于承受不住。
如今已经是将近八月,马上就迎来抢收,她得想一些办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