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团宠的躺赢人生(297)
酒楼里请了说书先生活跃气氛,吸引客人。
裴云婠站在雅间里,听着说书先生讲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话说,那日承国公府世子赫连骁之所以飞身救秀阳郡主,是因他早就对秀阳郡主一见钟情,并且因此而情根深种。
而秀阳郡主是感激赫连骁的救命之恩,同时也感念他的一片痴心,这才向皇帝陛下请旨。
并且,秀阳郡主得知赫连骁早已有婚约在身,便甘愿做妾而报答赫连骁的救命之恩。
但是,赫连骁不愿委屈了秀阳郡主,才主动向皇帝陛下请求解除与裴云婠的婚约。
皇帝陛下被二人的赤诚之心感动,这才不惜毁坏自己“君无戏言”的贤名,也要给二人赐婚。
甚至于,皇帝陛下觉得这样做对裴云婠有所亏欠,因此就给她再赐了一桩婚。
农女身份的裴云婠嫁进荥阳公主府,那简直是祖坟冒青烟的福气!
这个版本与苏隽彦告知裴云婠的版本,差别不是一点两点。
而在这一个版本里,没有嚣张跋扈的郡主,更没有自毁贤名的皇帝陛下。
有的只是情深义重却又情路坎坷的一对苦命鸳鸯,以及一个大公无私的月老皇帝。
不管是赫连骁,还是秀阳郡主,都被人同情不已。
而及时将这一桩好姻缘纠正过来的皇帝陛下,更是被歌功颂德。
至于被迫牵扯进来的裴云婠,她成了那个拆散一对有情人的坏女人。
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裴云婠就被骂成了十恶不赦的棒打鸳鸯之人。
并且纷纷觉得裴云婠能嫁进荥阳公主府都是皇帝陛下太过仁慈宽容,对裴云婠的这一份补偿简直是太好了!
两个版本的故事,裴云婠更相信苏隽彦说的那个。
毕竟现在广为流传的这个版本,营造出了一种盛世太平、歌功颂德的氛围,实在是太假了!
裴云婠听着,适时地做一些隐忍的小举动,比如咬咬下唇,握握拳头之类。
秀阳郡主看得畅快不已。
第141章 秀阳郡主的婚事怕是要凉凉?(一更)
秀阳郡主在裴云婠处找到了乐趣,天天带裴云婠去饭馆茶楼听人说书。
耀京城里现在最热闹的一桩事就是秀阳郡主与承国公府世子的婚事。
因此,但凡到得一处数人聚集闲谈的场所,多半聊的就是这件事。
秀阳郡主以刺激裴云婠为乐趣,裴云婠就配合着演戏。
有时秀阳郡主另有他事,也会让府里的嬷嬷和丫鬟带着裴云婠去听书。
裴云婠猜测秀阳郡主可能是想要以此气死她。
当然……裴云婠现在是不会如秀阳郡主所愿的。
这日,秀阳郡主与荥阳公主一道进宫去了,裴云婠就被两个嬷嬷和两个二等丫鬟带去一处茶楼听书。
荥阳公主府里下人的服饰,耀京城里的人怕是没人不认得的。
而耀京城内的饭馆茶楼,这阵子已经被裴云婠给逛了个遍。
因此,人们瞧着五人这般阵仗,就知又是荥阳公主府的庶少夫人到外头来取乐了。
裴云婠那本就被传扬得臭烘烘的名声,现在又多了一个铺张浪费的骂名。
裴云婠猜测秀阳郡主的人生信条里,大概有这么一条:本郡主看不惯的人都要搞死,搞死之前还要搞臭她的名声,那么,本郡主搞死她就是在替天行道!
此种“又立又女表”的双标做派,秀阳郡主从荥阳公主那里继承而来,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裴云婠带着帷帽坐在一堆的茶客之中,因为她渐觉“难堪”,在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堪”之后,觉得“没脸见人”,就主动要求蒙面出去。
秀阳郡主“大度”地准了此事。
裴云婠百无聊赖地坐了一个多时辰,身旁的桌上有一堆她无聊而剥的花生瓜子壳儿。
秀阳郡主不来,嬷嬷们不会带裴云婠进雅间,裴云婠只能坐在大堂里,听着周遭闹哄哄的声音,以及那一个她都能倒背如流的故事。
好在有了一顶帷帽之后,裴云婠既不要忍受外人的各种眼光,也无需时刻演戏,倒也算是省事。
“焦嬷嬷,我要去如厕。”裴云婠算着时辰,准备出去透个气儿。
焦嬷嬷是秀阳郡主的乳母,是她最信赖的人之一,现在被派来监视以及约束裴云婠。
对于三急之事,焦嬷嬷不会阻拦裴云婠,只是让一个小丫鬟陪着裴云婠一道去。
反正裴云婠已经嫁进了荥阳公主府,秀阳郡主也不怕裴云婠逃跑了。
于是,裴云婠装作内急的模样往茶楼的茅厕方向而去。
这间茶楼裴云婠来过几次了,已经是熟门熟路。
茶楼的后面有个菜园子,茅厕就在菜园子里,如此安排,也是规划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