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团宠的躺赢人生(76)
尼姑庵的师太说过一句话,心若向阳,不惧风雨。
裴云婠以前一直认为那是师父老人家诓她的。
如今她这一番猝不及防又翻天覆地的经历,倒是验证了这一句话。
果然是出家人不打诳语啊!
整理好心情后,裴云婠单独找了裴春花谈事情。
“大姑,您跟着我们摆摊也有近一个月了,您想不想单干?”裴云婠开门见山。
“婠丫头……这……这……”裴春花不是不心动,但她心里也有些没底。
裴家小摊确实很赚钱,但这都是裴云婠的功劳,裴春花担心一旦她自己经营,会搞砸。
“大姑,我已经向大姑父订做第二辆小摊车,等小摊车做好,您就可以尝试单独摆摊,您放心,我们都会帮您的,等您有信心单干了,那辆小摊车就送您。”
“婠丫头,俺……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裴春花一脸感激地看着裴云婠。
“大姑,咱们是一家人,我一定不会让您吃亏的,只要您愿意相信我,发家致富指日可待!”裴云婠信心满满地道。
裴春花目光灼灼,眼神憧憬,“好!婠丫头,俺听你的!”
***
余多银说话算话,果然花五天的时间就做好了一辆小摊车。
有了第二辆小摊车,可以卖的吃食就更多了!
上午,裴家小摊摆在集市口最好的摊位处。
一辆小摊车卖素肉和素串,由王氏全权负责。
另一辆小摊车卖素包子、馒头、素面、素饺、素馄饨,由裴春花全权负责。
酸梅汤却是两个小摊车都有卖。
裴大柱负责招揽客人以及维持秩序。
裴云婠则是两个摊位跑来跑去,既负责招待客人,又负责协助王氏和裴春花。
裴云婠还请了两个中年妇人来给王氏和裴春花打下手,每人五十文一天。
摆摊近一个月,王氏和裴春花的进步都很大。
虽然制作素肉或是熬制高汤以及调制酱料等手艺,二人还未从裴云婠那里学会其中的精髓诀窍。
但是,发面醒面、做包子馒头,包饺子馄饨,二人原本就会,在裴云婠的点拨之下,更是精进了不少。
而制作素串,也是一学就会。
裴云婠只要负责做好素肉,再熬制高汤,以及调拌各种馅料、酱料,以保证所有吃食的味道依然纯正即可。
素肉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就算是清早,前来买素肉的人依然很多。
早餐宜清淡营养。
凉拌素肉口味重些,但水煮素肉却是口味清淡又富含营养。
所以,凉拌素肉多半是客人们买回去中午或晚上吃的,而水煮素肉却是早上就可以吃。
各种素食小串即可油炸也可汤煮。
油炸的自然也是口味重些,汤煮的却也是用的羊肚菌熬制的高汤,营养清淡。
所以,素肉和素串,一日三餐都可以吃,也可以当做零嘴儿解馋。
包子、馒头、素面、素饺、素馄饨这些面食,都可以当做早中晚三餐的主食。
这几样都是简单而常见的吃食,但素面的面汤还有包子饺子馄饨的素馅,却都是不常见的,而且口感味道要比别家的好太多!
就连最简单的白面馒头,也比别人家的好吃!
是以,不如素肉出彩的这些吃食,依然卖得火爆,销量惊人!
两辆小摊车,卖的吃食截然不同,却都是品种多样,不管是时间跨度,还是口味多变,都考虑在其中。
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满足了各个年龄层的人在不同时间的胃口所需。
临近晌午,一行人在集市口收了摊。
王氏负责的小摊车卖出去了四千片素肉,一千串素食小串,三百份酸梅汤,赚回来三千多文,净赚一两半多银子。
裴春花负责的小摊车卖出去两百个白面馒头,三百个素包子,素面、素饺、素馄饨各两百碗,酸梅汤三百份。
其中馒头是一文钱两个,素包子一文钱一个。
赚回来两千多文,净赚一两多银子。
收了摊,一行人回去吃饭午休。
下午再推着两辆小摊车去多福街。
王氏负责的小摊车继续卖素食小串。
裴春花负责的小摊车则是卖水果。
夏秋两季是水果最为丰富的时节,大山里也有许多的野果子。
西瓜、香蕉、甜水梨、水蜜桃、香蜜瓜……
野桃、野梨、野杨梅、野桑葚、野葡萄……
裴云婠不仅去了集市上采买新鲜的水果,还同着裴大柱回了一趟大贵村,同丁村长打了声招呼,让他召集村民们去山里摘野果。
不论野果的品种,裴云婠都是给予两文钱一斤的收购价。
这个价格,大贵村的村民们都很乐意且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