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方知我是我(209)
“喝药了,喝完就好了。”
秦姑娘尝了尝药碗的汤药,她实在是尝不出苦涩,却下意识觉得不对劲。
“这什么药?”
“补血气的药,还有御寒镇痛的功效。”
秦姑娘凝眉,尽管不信,但封长舟应该不至于害她,便也不计较了。
“谢见涯呢?他怎么样了?”
“放心,比你好得快,退烧了,你昏迷了五日,他的伤势包扎过后已经能下地了。”
例行询问过后,秦姑娘犹犹豫豫问道:“你……为什么救我们?”
在秦姑娘看来,这位血缘上的表哥可是十分恨她,虽然这没由来的爱恨都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你是我在世上最后的亲人了。”
这是秦姑娘最意想不到的答案,她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个理由,最后的亲人。
她和封长舟之间是确凿无误的表兄妹,寻常人家里也算不上至亲,但对彼此而言,是最后的亲人,这话一时间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原来是亲人,曾经互相怨毒的亲人,呆呆傻傻的亲人。
秦姑娘猝不及防接受了这个事实,反而不知道该怎么道谢了。
“你……唉,算了,表哥。”
“嗯,不客气,表妹。”
秦姑娘不由得笑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便宜表哥从离开林月疏后想必也去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世事,尽管耿直,却也懂了隐晦之意。
“今后有什么打算?”两人沉默之后齐声开口,却又相视一笑。
封长舟苦恼道:“风华山庄秦家人的身份到底是个甩不掉的麻烦,一身骨血遭人觊觎,还有那位谢公子,你们两人的身份都是大麻烦。”
“嗯,这事我已经想好了,倒是你,一身医术不俗,难不成做个野郎中?”
“实不相瞒,我已经找好后半生的归宿了。”
秦姑娘:“……你有心上人了?”
“我答应了一个和尚,要跟着他普度众生。”
这和尚来头不小,不好忤逆,但有片瓦粟米,称得上归宿。
秦姑娘聪慧,自然知道是哪家庙。
“那怕是难免遇见故人。”
封长舟到底对昔日的林大小姐抱有何种情愫,谁都不知道,看着像是不自知的爱慕,却又离开得果决果断,若只是林家知遇之恩,却对林大小姐过分上心。
那时封长舟尚且不知,历经世事后知晓了,也觉得不重要了,所以对秦姑娘半是戏谑半是认真的话无动于衷。
“故人再见都是新人。”
分别过后不知名的经历足矣将故人改得面目全非,再见都是新人,秦姑娘也觉得这话有理,便不再说。
另一边还在帝京的那些人也开始分道扬镳。
胡瑶将清霜剑交还到戚振珏手中,便打算回浩然宗了。
她与这小娃娃相识几日,却还是难免心疼,懂事的孩子在这风起云涌的帝京,要做一家之主撑起门庭,无人相帮。
“多谢胡瑶姐姐帮戚家取回清霜剑。”
“小人精,你为什么想帮那两人?”
“不是帮他们,是帮戚家,哥他当年任性妄为,将先帝恩赐丢了,难免落下把柄,我只是将把柄要回来。”
胡瑶不由愣怔,又听他说道:“何况哥把剑给了那女子,想必他们也是旧相识,总之多谢胡瑶姐姐。”
“人不大,心眼不小啊!”
戚振珏咧嘴笑道:“也没有,老管家还说我傻。”
“行了,今后一切小心,姐姐要回宗门了,你与江湖人扯上关系也不是好事,以后还是少见面的好。”
小小的人儿用力点头,“我知道。”
可知道归知道啊,胡瑶这心里仍旧不是滋味儿!
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啊!
尘埃落定后,段干信兴致高昂离去,却在帝京城门口碰到了快马加鞭赶来的付青山。
三年前身份低下的杂耍之人,从只为混口饭吃到今日正气宗之主,也是戏如人生。
他来帝京不是为扶南王子也不是为秦姑娘,这些事跟正气宗毫无干系,从方流云被逼带着伤痕逐出宗门,到战事期间他们捐献银两,他自认为已是不愧为大夏子民,剩下的管不了。
尽管早就知道大师兄会跟师父一样离开,但付青山还是追来了。
“师兄当真不肯回来?”
“不了。师父和师叔那里,他们要是回来了,劳你告知,就说我这徒儿不能尽孝了。另外,师兄名下的几处产业,已经换成正气宗的,别短缺银两,也别学师父的装疯卖傻。天下初定,小师弟不要埋没了自身才能,我志不在此,正气宗交给你最放心。”
心意已决,无论他怎样劝说都是无用。
付青山问道:“那两位师兄要去何处?”
他望着方流云这样说道,与段干信不同,他们仅是月余未见,且在正气宗内通力合作,共同担起宗门事务,而方流云已经两年未曾见过这位师弟了,难免有些生疏感,不知该从何说起,只能慌乱之间无言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