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1015)
“本官后面站着的,可是吏部侍郎。”
“他姓宋的不过是仗着种地有功,被破格提拔为县丞,焉能与本官相提并论,我倒要看看,宋家能画下什么道来!”
话音刚落,房间的门被仆人推敲响,“老爷,宋县丞求见。”
-
第730章 对阵
说曹操,曹操到!
赵县令气的顿时火冒三丈,真被刘梅说着了,这个老匹夫是来兴师问罪的。
赵县令一甩袖子冷声道,“我倒要看看,这个老匹夫如何分说。”
“来人呐,请宋县丞进来。”
“是!”仆人应着。
没一会的功夫,宋老爷子被仆人带进了书房。
“下官宋祖德拜见县令大人。”宋老爷子一拱手。
赵县令脸上堆满了笑,已经不见刚才怒火冲天的模样。
热情的道,“宋县丞快坐,这一宿把你折腾坏了,身体还吃不吃的消。”
“来人呐,给宋县丞上一杯热茶暖暖身子。”赵县令对着仆人吩咐着。
转头又看向宋老爷子,“忙活了一晚上,宋县丞怎么不回家休息休息,这么早就来了县衙?”
宋老爷子叹了口气,无奈的摇头,“百姓正在受灾,本官实在没有心情休息。”
“所以特此前来与大人商议一下,安抚百姓之事。”
“嗯!”赵县令点点头,故意问道,“宋县丞觉得如何安抚为好?”
宋老爷子不知其目的,直言道,“下官之见,百姓受灾一共分为两方面,一是田地受损,二是房屋进水无法住人。”
“所以,耽误之急是为村民安排住处,此事可以交给各村里正与官府衙役共同办理。”
“有亲朋好友的,可以借住于亲朋好友家中,无法找到住处的,由衙门出面负责安排。”
“至于受损的田地……”
宋老爷子想了想,余光扫了下赵县令,还是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下官觉得,田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没有了这一年的收成,老百姓无法生存。”
“不如衙门出面,按亩补贴,按照百姓田地受损数量补偿银两。”
“补偿?”
赵县令握紧了手指,“榆林县共有多少受灾村民,你可做了统计?”
“回大人,下官以作统计,榆林县受灾村民共有一百六十五户,累计田地一千三百六十二亩,涉及房屋……”
赵县令默不作声,听宋老爷子一一回禀。
片刻问道,“宋县丞觉得,每亩地补偿多少银钱合适?”
“下官以为。”宋老爷子一拱手,“免除今年受灾百姓的赋税,每亩地补偿五百文正合适。”
“如此一来,就可以保证百姓温暖,也不影响明年的税收。”
“五百文一亩,一共是一千三百六十二亩,那加起来就是……”
赵县令拿出算盘轻轻拨打,“就是六百多两银子。”
赵县令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宋县丞倒是财大气粗,六百多两说拿就拿,眉头都不皱一下,果然是富户所为。”
“县令大人,是……”
宋老爷子刚要开口,赵县令抬手打断,“整修河道,前任县令已经支出了三千两,衙门账上所剩余额不多,六百多两拿不出来。”
“如此宋县丞觉得如何是好?”
“这……”宋老爷子语噎。
目前衙门账上确实没有那么多钱,但也相差无几。
可修河一事是县令大人办事不利,如果他愿意把账上银钱全部支出,自己再补贴一部分进去也够了。
可是……
宋老爷子余光看去,只见赵县令眼里闪过不满,宋老爷子瞬间明白,赵县令这是不愿意。
微微一声叹息,也对!
一个既好色又贪财的县令,怎么可能愿意拿出银钱赈济百姓。
“大人,可否把县衙所剩余银,全部拿出赈济百姓,不够的地方由县衙官员贴补,或者富户乡绅捐助。”
“如此一来,也可解百姓之急。”
“宋县丞这话说得好轻松!”赵县令一甩袖子。
“本官月银有限,还有一家老小需要养活,如何去凑钱给老百姓。”
宋老爷子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声音里带上厉色,“县令大人,早在陆知州未离任之前,已经定下了修河政策。”
“若按陆知州的修法,别说几场大雨,就是再来几场,河道也绝对不会冲破。”
“可如今,河道却破了,是何原因,县令大人应该比我清楚!”
“砰!”赵县令一掌拍向桌子。
“宋县丞,你这是在质问本官吗?”
“是又如何?”宋老爷子,抬头挺胸,与之对视。
“今日之事,赵县令若不给百姓一个说法,下官必写奏折,如实向上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