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1027)
还有部分能跑能跳的孩童,被安排去捡树枝。
如此一来,也算把手里的人手全部用上。
不一会的功夫,几名身材矮小的孩童抱着一堆树杈,蹦蹦跳跳的跑向宋青茉。
“姐姐,你看我捡的树枝可以吗?”
“可以!”宋青茉点头。
拍了拍小孩的头,“不过下次不要捡枝条细的,挑粗一些的捡,这样一来比较耐烧。”
“嗯!嗯!嗯!”
小娃急忙点头,舔了舔唇角,“大姐姐,我这些树枝能换一碗粥吗?”
小娃伸出黑不溜秋,细的如同鸡爪子的手,一脸渴望的指向了粥锅。
“可……”宋青茉刚要点头,被宋青苑一把拉住,摇头制止,“不可以。”
“再捡两堆这么多树枝,才可以来换一碗粥。”
“好!”小娃应下。
“我这就去捡。”说罢,飞快的跑开。
宋青苑回头看着宋青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娃是可怜,可我们既然定下了交换的规则,就要按照规则执行,不然岂不是乱了套。”
“我懂了!”宋青茉若有所思。
跟着宋青苑说话办事,她学会了很多道理,有些是她以前不曾接触过的。
看来她还需要成长,宋青茉在心里默默的说着。
宋青苑伸出手拍了拍宋青茉的脑袋,“你还小,凡事别太急,慢慢来,等经历的多了,自然会明白这些道理。”
“你只比我大两个月,为什么你懂的就这么多!”宋青茉有些气馁。
宋青苑没说话,眼神望向星空变得飘渺。
她不小了,前世今生加起来足足二十好几,看得多,听得多,学的也就多了。
在一些为人处事方面,也不是这个年龄的小孩子能比的。
“这些天你有些急躁,放平心态慢慢来,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宋青苑轻声说着。
-
第739章 宣扬
几天后。
宋家祖孙二人签下政令状,接手灾民一事,在榆林县传遍。
灾民,百姓纷纷竖起大拇指,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好官,这才是为百姓说话的官。”
“那些从科举中出来的官根本靠不住,只有从咱们百姓中走出的官,才能切身的感受到咱们的痛苦。”
“为咱们说话,为咱们办事,解民众之苦。”
一时间,为宋家叫好的人无数。
宋诚忠又带着大郎,三郎举办了几场诗会,宣扬宋家赈灾一事。
文人学子领会其意,纷纷写诗做文章为其歌功颂德,将宋家的美名捧上最高点。
县衙内。
“砰”的一声,茶杯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赵县令气得吹胡子瞪眼,背着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
“宋老匹夫!宋老匹夫!太可恨了!”
“外面的消息,十有八九是他们宋家自己传出去的,他想怎么样……”
“把本官当作踏脚石,成就他宋家威名。”赵县令喘着粗气,心绪波动不平。
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宋家这对爷孙就是故意的!
故意签下政令状,故意散播出去,让老百姓对宋家歌功颂德。
这样一来,即使宋家赈灾有功,也不关他这个父母官什么事,他是半点功劳也别想沾上边。
“老爷,消消气。”刘梅柔柔的抚上赵县令的胸膛。
“他们宋家爱逞能,爱出风头,就让他们去做。”
“说不上他们就把自己搭了进去,咱们只管看好戏就是。”
“说的也对!”赵县令握住刘梅的手。
“那本官就看看,他宋家到底能闹出个什么名堂?”
…………
赵县令气的火冒三丈,福泽村边却在宋青苑的带领下,忙活的热火朝天。
所有人各司其职,皆忙着手头的事务,一扫之前的颓废之势,面容上带着希望。
几天的功夫过去。
空地处已经搭起了一排排的茅草屋,初步看去,小村的雏形已建立完毕。
宋青茉带着一排排小萝卜头,手拎小筐去树林里挖野菜。
野菜和在玉米面粥里,可以减少粮食的消耗。
如此一来,成年劳力每天赚取的粮食,又可以多顶一段时日。
钱婉茹把腿脚不利索,手艺却不错的老人集中起来,一起编草席,编筐,编小篮子,之后拿到宋记百货市场统一贩卖。
宋青苑,宋青蓉组织剩余的劳力,开垦各家的小园子。
待小院子开垦完毕,可以用做工来换取她手里的白菜种子和萝卜种子。
其他作物,这个时间段播种已经来不及。
只有白菜,萝卜这两种常见的,生长周期短,长大长小都可以使用,才适合这个时候播种。
“苑儿姐姐……”
一个七八岁的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娃,手里拎着大箩筐欢快的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