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1696)
林静姝想了又想,终是没抵住诱惑,提出了这么个要求。
闻言,林祭酒回头,深深看了一眼,被他冷落在一旁的女儿。
曾几何时,他也因有女如此而感到骄傲。
他对林静姝的疼爱,亦是不少。
于是,拍了拍林静姝的头,“既然想听,便跟上吧!”
“但是……”
林祭酒面色严肃的道,“不得出言打断,不得把今日所说内容,讲与他人听。”
“静姝,你可听明白为父的话?”
“明白了!”
林静姝乖巧的点头。
能被父亲如此提醒,想必今日之事,至关重要。
林静姝不傻,自不会外传,徒惹麻烦。
“明白就好。”
林祭酒放下心来。
他这个女儿喜爱科举书籍,喜爱做文章,这在别人眼中,或是异类。
可在他这个,做国子监祭酒的父亲眼里,却份外欣赏。
有的时候,林祭酒甚至不自觉的想。
若是静姝为男儿身,是否会有一番作为。
午夜梦回,他也长吁短叹,甚是惋惜。
现在……林祭酒的目光,转向宋青苑。
心里有了细微的变化,很快便又收拢情绪。
招着手,唤着几人道,“走吧,跟我去书房……”
书房内。
林静姝安静的坐在林祭酒的身侧。
宋青苑,大郎,三郎,则是搬过凳子,坐于对面。
林祭酒深深看了一眼宋青苑。
低沉雄厚的声音,率先开口道,“国子监是大齐第一学府,监内藏书丰富,有不少的典籍,书本。”
“若是破除门户之见,以国子监之名,开办聚友轩那样的地方,确实对学子有利,与教化一道有功。”
林祭酒想了想,这事,还真是由国子监来做,最为合适。
“那么改日,本官便上奏折,把这事报于圣上。”
“待圣上下旨,便可实施。”
国子监不同于宋家,不是个人所有。
哪怕林祭酒身为国子监一把手,亦不能完全做主。
想以国子监之名,开办聚友轩一事,就必须上报朝廷,由朝廷批准。
当然,此时若是办成,真的有功之时,朝廷亦不会少了他的封赏。
“静姝,研墨!”
林祭酒转头,对着自己的女儿吩咐道。
林静姝一愣。
似是被自家父亲,突然的这一下,吓的惊呆了。
但是很快,便又回转回来,站起身,轻声应着,“是,父亲!”
说罢,林静姝转头,在后面的书架上,找出笔墨纸砚。
拿出墨砚,开始研磨起来。
直到一会儿过后,墨便研好。
林祭酒执起笔,迅速的书写着。
同时抬头看向三人,询问道,“以国子监之名开办聚友轩,免费看书这一条,必不可少。”
“其次以文会友,留言论辩这一项也需保留。”
“至于聚友轩内卖笔墨纸砚,字画,纸扇等物件的生意,便留给宋家。”
“你们看这样可好?”
林祭酒询问道。
既然开办聚友轩,让国子监得了名,让他得了政绩。
那实惠,林祭酒便打算让于宋家。
-
第1236章 国学馆
“这……”
大郎,三郎犹豫不决,纷纷转头,看宋青苑的意思。
“妹妹觉得如何?”
宋青苑抿起嘴角,脑子飞快旋转,不断的思索着。
直到过了半天,才坚定的摇摇头。
“不,这一块我们宋家不要。”
榆林县的聚友轩之所以能开下去,并且书籍越增越多,有利可图。
便是因为代卖笔墨纸砚,诗画,折扇,等文雅之物的缘故。
林祭酒如今,把这一块让了出来,便相当于给她分割了一块大“蛋糕”。
宋青苑笑了。
她虽和林祭酒接触的不多,可从谈话中来看,便知道,这是一个懂得礼尚往来的人。
但是……
“这一块我们宋家不能接。”
宋青苑再次拒绝。
“你可是怕,会影响宋家的名声?”
说完,林祭酒点点头,“你这么想也没错!”
聚友轩向天下学子敞开,若由国子监出面开办,宋家在里面做生意,确实影响不好!
宋家开宋家可做,国子监开,宋家却不能如此做。
这一点林祭酒也想明白了。
于是建议道,“不如这样……”
“对外挂上国子监的名号,对内生意还是你们宋家管理,利益也归你们。”
“宋农女觉得如何?”
现在林祭酒也看出来了,宋家三兄妹中,真正做主的,是宋青苑。
毕竟,聚友轩是宋青苑的主意。
“不!”
宋青苑仍然摇头。
这个方法在目前来看虽然不错,互惠互利。
但是林祭酒一旦高升,不再掌管国子监,那这一块生意,恐怕就要重新划分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