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1812)
“苑儿也害怕因为数量多,而照顾不周,弄坏了先生的书。”
“不如这样吧,我这次先取五本,待这五本抄完后,便把原册还回来,再取下五本。”
“老先生觉得可好?”
“就依锦宁县主所言。”
何老学士看了一眼,便从匣子中找出绸布,把五本书籍仔仔细细的包好,递与宋青苑。
“还请锦宁县主……”
“必然妥善保管。”
宋青苑及时接话。
何老学生满意的点头,“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那咱们就过去吧,看看那边整理的如何。”
“好!”
宋青苑点头,把手里的书籍往怀中抱了抱。
“红袖那边要对上万本书籍,也忙不过来,我还真得过去看看。”
两人说着,便又回了前面的书肆。
书肆内,正有一个小伙计,帮着红袖挑书。
而另外一位,正在接待前来买书的客人。
“詹小姐?”
宋青苑快走了两步。
眼前戴着纱巾的女子,正是在拍卖会上,拍卖傲雪寒梅图的詹妙儿。
也就是因为弹劾萧景铎,被皇上贬回家种地的詹学士之女。
“詹小姐是来买书?”
宋青苑问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容颜残缺,而怯懦卑微的女子。
宋青苑不禁对她,起了几分佩服之心。
“是!”
詹妙儿点头。
“当今圣上曾说过,爹爹只为友人间的那点小事便寻死觅活,不如回家种地。”
“可爹爹自幼只管读书,却从未曾下地劳作过,实在是不精此道。”
“遂遣我前来书斋,挑选几本与农学有关系的书籍,以做研究。”
“让锦宁县主见笑了!”
詹妙儿口齿清晰的说着,脸上却并无半分羞愧之色。
说完,还落落大方的对宋青苑施了一礼。
-
第1321章 赠语
“怎么会呢!”
宋青苑伸手虚扶。
“书中自有千钟栗!”
“若是詹学士能把农学研究透彻,增加粮食产量,那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哪怕是种地,也能仍有一番作为。”
宋青苑郑重的道。
“嗯?”
詹妙儿一怔,随后轻轻笑了起来。
“若是锦宁县主不说,妙儿到是忘了。”
“锦宁县主所在的宋家,不就是因为冬小麦之功,而崛起的吗。”
“县主说的对!”
詹妙儿点头。
“种地确实能种出个锦绣前程,此言,我必转告于父亲。”
“相信父亲听之,必不会再颓废度日。”
“谢锦宁县主今日之教诲,詹妙儿拜谢!”
说着,又是郑重的一礼。
“詹学士面前,我又怎敢提教诲二字。”
宋青苑谦虚的摇头,心底却暗暗笑笑。
原来穆卓熙说,皇上扒了詹学士的官服,让其回家种地,并不是个形容句。
而是……确有其事。
宋青苑眼珠子一转,便唤过小伙计,把她带到关于农学书籍那一侧书架去。
从中挑出了三本,她曾经看过的,并且极其推崇的农学类书籍。
然后递给詹妙儿道,“此书乃我赠予詹学士。”
“希望他有朝一日,真的可以在这书籍中,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
“为百姓种出个衣食无忧。”
曾几何时,陆之余,陆铭轩的父亲,也曾送过她书籍,祝她种出个锦绣田园。
她做到了,种出了她们宋家的锦绣前程。
今日,她便以相似的话,赠予这位才学出众,满腹经纶的詹大人。
或许这颗随意洒下的种子,在将来真正能结出,不一样的花……
“妙儿替家父谢过。”
詹妙儿郑重的,把书籍捧在怀中,看着宋青苑扬起灿烂的笑。
虽然她的笑容被遮掩在面巾之下,可露在外面的一双眼睛,却清晰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激。
“锦宁县主可是在整理书籍?”
詹妙儿的目光注意到一旁的红袖,和帮忙的私塾伙计。
“是!”
宋青苑点头,也为隐瞒。
“国学馆成立在即,需要大量的书籍。”
“何老先生得知后,便开放书肆,允许我们抄录一些,国子监藏书阁内未曾收录的书籍。”
“是这样啊……”
詹妙儿轻轻一笑。
“我家中也有些许藏书,若是锦宁县主不嫌弃,改日妙儿抄录好,送于锦宁县主。”
“学无止境,当然不会嫌弃。”
“只要是读过书的人,可是不会嫌弃书籍多的。”
宋青苑笑道,“如此,便谢过詹小姐。”
“不敢当!”
詹妙儿摇头。
“力所能及之事而已,待改日,妙儿登门拜访。”
“那……锦宁县主先去忙吧,妙儿便不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