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2012)
“他日若是发达,绝不负春妮。”
“只要赵家有后,赵立便绝不纳妾。”
“锦宁县主!”赵立看向宋青苑,换了一个比较正式的称呼。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我所能做到的极限,还望县主体谅。”
“好,你的话我记下了。”宋青苑点头。
这个时代注重传宗接代,承继香火,赵立能承诺到如此地步,还算有诚意。
而她作为表妹,看在王氏与祝氏的面子上,也算对李春妮仁至义尽,为她得了承诺,为她撑了腰。
好的基础已经打下,至于剩下的路,就要李春妮自己走。
是一辈子做个幸福的子傻,还是最终被人所负,那就只能看李春妮的造化了。
“表姐夫,关于学子报的事……”
说完了私事,宋青苑转回了正题。
阳光透过窗柩,倾洒进书房,房间内传出几人清晰的议论声。
半个时辰后。
讨论完毕,赵立站起身,看着宋青苑的目光中,已经染上深深的敬佩之色。
郑重的拱手道,“苑儿表妹才华横溢,不输天下男儿,在下佩服。”
才华横溢?
宋青苑摇头失笑,“表姐夫谬赞了,我充其量算是个心思灵动,才华横溢,实在愧不敢当。”
宋青苑自家人知自家事,若论才华她真的差的远。
她比古代人强就强在,她曾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有现代人的阅历和眼光。
这些东西,就是她最大的金手指,足以让她受益一生。
“苑儿表妹切莫妄自菲薄,天下女子中,能及得上苑儿表妹的,又有几何。”
赵立有意吹捧,可说出来的话却也带出几分真情实意。
毕竟能以平民之身得封县主者,在整个大齐朝真的是绝无仅有。
宋家的一个女儿,便有如此才华,那去国子监就读的两位宋家男儿,又该是何等风姿呢!
赵立不禁期待。
“若是日后有机会,得见两位表兄,定要向他们好好请教一番学问。”
“有机会的!”宋青苑点头。
“待到过年时,我三哥和大郎哥便会归家,到时候,表姐夫可以前来,三人一同探讨学问。”
“好!”赵立欣然应下。
又说了两句话,便同宋青苑,四郎一起出了书房,回了宋家上房。
上房内。
宋老爷子已经回了上山,王氏,周氏,祝氏三人,围坐在炕上说着家常话。
李春妮则是百无聊赖的坐在凳子上,眼睛时不时的向外观望,心不在焉。
“嘎吱!”房门推开,李春妮顿时眼睛一亮。
“嗖”的站了起来,迎了过去,“苑儿,你们说完了?”
“咋样,你家表姐夫学问是不是一等一的好?”
李春妮说着,自己先竖起大拇指,在宋青苑面前晃了晃,脸上得意洋洋,带着炫耀之色。
“确实不错!”宋青苑点头。
能以平民之身,在这个年纪考上童生,虽算不上出类拔萃,可在榆林县这方寸之地,也算年少有为。
毕竟宋老爷子和宋诚忠,一辈子也只是个童生。
“春妮姐这个夫婿,没选错!”
“那是!”听了宋青苑夸赞的话,李春妮骄傲的扬了扬头,与有荣焉。
完全忘记了,她当初可是要死要活的,也不愿嫁赵立这码事。
这时,王氏看见赵立回来,便拍了拍周氏的手。
“天不早了,那我们就先回去了,赵立这个事,真是麻烦亲家了,我这心里……”
王氏有些不好意思,宋家帮衬了他们这么多,她还来求,让她觉得十分惭愧。
“都是实在亲戚,拉扯一把还能咋地。”周氏嗔笑。
“相当年,我家秋收时人手不足,还不是你们家一大家子过来帮忙。”
“你出去问问整个宋家村,谁不说我们宋家结了门好亲家。”
周氏回握住王氏的手,长叹道,“这些年,我一直记着你们李家的好。”
“现在我们宋家,算是发迹了,能有机会回报一二,我是打心眼儿里愿意。”
“那行,今儿我就不留你了,你们没事常来。”周氏招呼着。
她的性格虽然有些尖酸刻薄,可也恩怨分明。
对于帮助过她,帮助过宋家的人,周氏绝对不吝惜于回报。
“那好!”王氏点头,“等有功夫,我在来串门。”
“没事的时候,你也来我们这溜达溜达。”
“哎!行!”周氏应下,下地穿鞋,和宋青苑一起,把王氏,李宝财,李宝财等人,送到了宋家门口。
“行了,行了,别送了,都不是外人,你们快回去吧!”
王氏挥挥手,上了马车,李宝财,祝氏紧随其后。
等到李春妮时,突然回身,拉着宋青苑的手亲热的道,“苑儿,我娘做饭可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