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2052)
还是那句话,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作为宋惠英的娘,周氏打算亲自出手了。
“既然是这样的话……”宋青苑想了想,“那就找个老实巴交的吧!”
“不拘泥于是书生,还是农户,或是做小生意的,只要人品好,家里没有罗烂事,我看就成!”
其实还有一句话,宋青苑没说。
那就是只要宋家不倒,宋惠英不高攀,无论嫁给谁,都能够被捧在手心,称心如意。
这就是为何,女子在古代要有一个强大的娘家,因为倚仗。
这种事情,无论是在平民老百姓中,还是在王孙贵胄,甚至那座华丽的皇宫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自古以来登上后位的女子,哪一个身后没有强大的娘家呢?
“奶慢慢挑,不必着急,反正也不急于一时。”
宋青苑轻轻的道,不欲多说。
毕竟,包办婚姻这种事,与她在现代所学的理念一项不符。
但若反对……也是违背古代的原则。
所以闭嘴,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那行!”周氏点头,“等你老姑回来,我就跟你老姑说这事。”
“过两日就放出风去,不限官媒还是私媒,有合适的咱就相看,比对比对,挑出个适合的。”
太阳落山,宋惠英的小饭馆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也终于打烊。
跟伙计交代完明天的活计后,宋惠英便去了宋记书院,接回郑悦。
她们还像往常一样,宋惠英一边细心的问郑悦今天所学,一边慢悠悠的拉着女儿回了宋家。
“什么,相亲?”
刚一进门,一记惊雷便在宋惠英耳边炸响。
宋惠英苦笑,“娘,现在不是挺好的吗,为啥还要嫁人?”
再嫁这种事,宋惠英从未考虑过。
从得到郑悦的那天开始,她心里就只想着,把郑悦抚养长大,给她攒多多的嫁妆,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这就是她最大的愿望,也是唯一的愿望。
“娘!”宋惠英想到了什么,“要不我和悦儿搬出去吧。”
“这些年靠着家里帮扶着,小饭馆的生意还不错,我手里也攒了不少钱,买个小宅子绰绰有余。”
“等将来我老了,没了的那一天,宅子也正好归悦儿,也算给她攒下一份嫁妆了”
宋惠英想着,三郎年纪也渐渐大了,还定了亲,眼看着转年便要成亲。
虽说家里的地方够大,可她一个外嫁的姑姑,一直在娘家居住,让亲家看见了,听见了,终是好说不好听。
“惠英,你啥意思?”
听了宋惠英的话,周氏的眼神嗖的一下凌厉起来。
而在那双苍老深邃的眸子下,还隐藏着难以言语的失望和哀痛。
看到这一幕,宋惠英终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娘!你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
“爹,娘,兄嫂们是如何对我的,我心里都明白,都清楚。”
“不管是咱们村,还是咱们镇,只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你们对我是十个头的。”
“我只是……我只是……自己心里过意不去。”
“我不能总依靠着亲人的帮扶而活,我……我……”
听到宋惠英这么说,周氏的怒火稍稍平息,眼睛一横,“你知道家里对你好就行!”
“你要是往差了想,那可真就是没良心了。”
“你……”周氏还想教顺两句,话音却突然顿住,脑中一丝灵光闪过。
周氏放缓了语气,“既然你知道,不能永远依靠别人,那你就再找个,自己守着自己的小家过日子。”
“这样,娘和你爹也能放心!”
“要不然就是我们死了,九泉之下看你孤苦伶仃,我们也无法安心。”
“惠英,你说咋样?”
九泉之下无法安心?
宋惠英苦笑,话说到这个份上,那她还能怎么办。
“行,娘,我听你的,我找!”宋惠英狠狠的点头。
暗暗的想,找一个老实点的,能过日子的,就全当她对父母进进孝道吧!
翌日清晨。
周氏便找来了孙氏,两人商量着,把全县的媒婆通通叫来放话,宋家姑奶奶宋惠英,要相看了。
可还没等行动,外面就传来一则消息,大郎,三郎双双中举。
-
第1500章 中举2
“啥!”
“中举了!中举了!”
看着报喜的人,宋家众人陷入巨大的喜悦之中。
“老大媳妇,老大媳妇,快!快!给赏钱,给赏钱。”周氏连忙催促着。
孙氏这边也反映过来,下意识的便把手放到了荷包里,也不在乎多少,直接掏出来一把,给了报喜的人。
同时笑道,“这位小哥辛苦了,这些银子拿去喝个茶,沾沾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