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2056)
立刻转口,“这人今年二十有六,身上有童生功名,在青阳镇上作私塾先生,是做学问的。”
“以后说话唠嗑,跟宋家几位爷也说的上,聊得来。”
做学问的……周氏心思一动。
暗暗的想,此人样貌不俗,既是私塾先生,以后若是和惠英成亲,搬来这边,去宋记学堂给孩童启蒙,也不错!
“那他家里都有什么人?”
周氏上了心,准备细细打听。
于是看着张媒婆道,“二十好几了还没成亲,不是有啥问题吧?”
这人论年纪,比宋惠英小一岁。
不过在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女大三抱金砖,小一岁根本不算什么,周氏压根儿没放在心上。
“有爹,有娘,有兄嫂,侄儿,他在家中行三,曾经娶了一妻,后来病死了,留下一双儿女……”
张媒婆把此人的情况,大致的向周氏陈述了一遍。
有儿有女?
周氏听罢,眉头便蹙了起来,有儿有女这点,她不怎么愿意。
不过周氏的心里也明白,宋惠英这个年纪,若是想找无儿无女的,几乎不可能。
“没分家?”周氏眼皮一挑。
张媒婆察言观色,一看周氏这表情,就知道她心下不大乐意。
立刻讪笑道,“暂时是还没分家,这不是父母在,不分家吗!”
“都是正经人家,读书出身,特别看重这些礼教。”
张媒婆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周氏的神色。
小心的道,“我也跟他爹娘谈了,他爹娘说了,若是女方这边愿意的话,分家也行。”
“反正孩子都大了,树大分支吗,是早晚的事儿。”
“也对,树大分支。”周氏应了一句,便不在说话。
孙氏在一旁看了,连忙走了过来,笑道,“别光顾着说话,来喝喝茶,喝喝茶。”
“哦,好!好!”张媒婆抬头。
“那我先喝口茶,宋家的茶叶都比别处金贵。”
张媒婆也是个灵透人,你看屋子里这么多媒婆便知道,周氏这是想听别人,也介绍介绍。
于是立刻顺着顺着周氏的意,退了下去。
张媒婆一走,其中两个官媒手疾眼快,挤了上前。
“老太君……”
“老太君……”
两人同时开口
“我这边……”
“我这边……”
“嘿嘿!”其中一个官媒看向另一个官媒,“大妹子,大姐先来的,让大姐先说行不?”
媒婆的话虽是问话,可用却是陈述句。
另一个听了,却没同意,直言道,“这相亲相看,可不是先来后到,说的是合适。”
“手里的人儿不行,先说后说都没用。”
“你!”
“行了,吵吵啥!”周氏皱眉,随手一指,指向右边,“你先来吧!”
“哎!””右边的媒婆一听,脸上便笑的春光灿烂,朝着另一个媒婆得意的哼了哼。
便凑到周氏身边,“老太君,我说的这个人,是咱榆林县县里的。”
“今年二十有八,比咱姑奶奶大了一岁。”
媒婆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的画像递与周氏。
周氏低头一看,撇了撇嘴。
这画的画功不咋样,上面儿的人她也不满意。
说是二十八,看着却像三十出头,一脸的络腮胡,膀大腰圆,看着凶神恶煞。
周氏一打眼,便不喜欢。
“老太君,你别看对人长是长得粗了点,但比起那些小白脸来,可朴实,踏实。”
“对于咱们女子来说,不就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吗?”
“知冷知热,才是最紧要的。”
“说的到有两分道理,知冷知热才最重要。”
孙氏听了此话,缓缓挪步过来,拿起画像微微打量。
心中暗道,这人果然长的有些粗壮。
不过……孙氏抚了自己的脸,想着曾经因为豆芽事件,被宋诚忠打的那巴掌,心中黯然。
同时嘴上道,“学问,长相,这些都是其次,只要对惠英好,比什么都强。”
“这人家境如何,家里都有什么人,你细细说来?”孙氏问道。
“哎!这就说!这就说!”
“是这样的……”
-
第1503章 人选
媒婆又把此人的来历身世,向周氏,孙氏等人叙述一遍。
“这人是铁匠,在县里打铁,自己开了一家铁匠铺子,有一把子力气。”
“家境殷实,家里没有累赘,早早就和几个兄弟分了家。”
“父母跟兄长在一起,也不用他出孝敬银……”
“妻子早逝,有一闺女,没儿子,现在就等着娶个贤惠的媳妇,生一房大胖小子,将来继承家业……”
铁匠?
继承家业?
周氏撇嘴,她不嫌弃铁匠这份活,但要是她外孙子,将来肯定得读书,她绝对不会同意他去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