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2371)
“饿他个几天几夜,我看他还从不从军!”
“没吃过苦,想一出是一出,不教训你都不知道我是你娘。”
李氏说话的功夫撸起袖子,又朝着四郎打过来。
“娘!娘!”四郎唤了两声,左右闪避,就是躲在宋青苑身后不肯出来。
“行了,娘!”
在李氏第N次险些要打到宋青苑身上的时候,宋青苑终于开口,无奈的唤住李氏的动作,“有话好好说!”
扶了扶额,左看一眼渣娘,右看一眼熊弟,宋青苑摸了摸心脏。
好心塞!
片刻。
宋家上房。
李氏大嘴巴的嚷嚷来嚷嚷去,闹了好大一出。
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宋家众人包括所有下人,便全知道四郎想去北边从军的事儿。
上房内四郎手舞足蹈,口若悬河的画着大饼。
“爷!你想想,俗话说的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头。”
“咱们家文有大郎哥,三哥,武有我。”
“这样无论是文还是武,咱们宋家双重保障,肯定有一条路是能走得通的。”
“到时候宋家儿郎文武全才,绝对是光耀门楣,光宗耀祖之事。”
“等爷百年之后下去见了祖宗,不也脸上有光。”
“你个小兔崽子,你说啥呢!”
宋诚义听了一跳脚窜了过来,照着四郎屁股狠狠踹了过去。
指着骂道,“你爷长命百岁,你要再敢这么说话,看老子揍不揍你!”
宋诚义扬了扬拳头,四郎连忙抱着头闪到一边。
“我这是话糙理不糙,我当然知道我爷身体康健,肯定能长命百岁。”
“可这……”四郎一摊手。
“生老病死这不是人之常情,谁到最后不化作一堆黄土,我以后也一样啊!”
“呸!呸!呸!”四郎说到这里,连吐好几口。
“都被爹你带歪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反正我就是想告诉爷爷……我要是能从军,肯定不会给咱们宋家丢脸。”
“爷!”四郎唤了一声,顶着宋诚义凶神恶煞的目光,一步步的凑向宋老爷子。
在其面前站定,语重心长的道,“爷,你好好想一想,咱们宋家说的好听是耕读传家,可真正在读书上有天赋的人有几个?”
“你看看……”四郎眼珠子一转,在上房里扫了一圈。
发现宋诚忠不在后,接着道,“就像大伯,他这考了一辈子,不还只是个童生,爷你不也……”
四郎声音越来越小,看到宋老爷子脸色不对后,“嘿嘿”干笑两声。
“不说远的,就说近的,咱们榆林县内老童生多如几何。”
“就是做了秀才……充其量也不过是坐馆,教人读书,根本无法进入那官场!”
“爷!”四郎脑袋一搭拉,“你也知道,我在读书这方面没有天赋。”
“就是读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得个秀才功名。”
“好在现在我功夫练的不错……对上阵杀敌,行军布阵哪套又特别感兴趣。”
“我想去军营试试……给自己争份前途!”
“你!”
宋诚义抬起手刚要落下,宋老爷子便在一旁不耐的一挥,“行了,老二,你先退下。”
-
第1742章 提亲
宋老爷子说完,目光放到四郎身上细细打量。
如今的四郎已经十二岁,身子抽条渐渐长开。
从之前的肥胖儿童,变成了英俊挺拔的少年,顾盼之间也少了懦弱,多了抹坚毅。
终是不一样了!
宋老爷子摇了摇头,郑重严肃的道,“四郎,你跟爷说句实话,你这到底是一时兴起,还是经过深思熟虑?”
“爷!”四郎嬉笑玩世不恭的脸也渐渐收拢。
郑重的对着宋老爷子躬身作揖道,“孙儿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下的这一决定。”
“其实……”四郎一抿嘴,“自打我去军营历练半年归回家之后,便有了这个想法。”
“可是……”四郎摇摇头。
“家中爷奶,父母,兄弟姐妹对我关爱有加,必不愿意让我去军营受这份苦,冒这份险。”
“我这才一直忍着……拖到现在才开这个口。”
“爷,我是经过反复思量后才做的决定,不是一意孤行,更不是任性妄为。”
“爷也知道……”四郎苦笑,“我在读书上……”
“行了!”宋老爷子抬手再次打断。
“你在读书上不是那块料,我和你爹,你大伯我们都知道。”
“可我们宋家孙儿辈不止你一个,上有你大郎哥,三哥在国子监内入读。”
“将来必会进入官场,为咱们宋家争得地位,光耀门楣。”
“你就是没出息……也无妨!”
“若是实在不愿意读书,学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