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2380)
“国子监谁没听过呀!”
一位富家小姐答道,“听说能进国子监的,身世都不简单,都是那朝廷大官的子嗣。”
“而且一旦从国子监出来,不需要经过科举,直接就可以被国子监推举选官。”
“以后啊……个顶个儿的朝廷命官!”
“算你说对了!”张姑娘点点头。
“进国子监的人,家势就没有一般的,一般的也进不去。”
“可宋家这位三少夫人,就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
“祭酒可是国子监最大的官,你们想想,每年有多少人从国子监出来,被朝廷选中去各地为官,这妥妥的就是桃李满天下。”
“祭酒大人一句话,这些门生故吏,受过祭酒大人照扶的人,还能不帮他女婿一把吗?”
张姑娘说着说着压低了声音,“宋家三少爷成亲那日,我可是沾婉茹的光,来参加过喜宴的。”
“听说啊,就连那知府大人,布政使,监察使,还有好多府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派了亲信过来道贺。”
“哇!”此言一出,众位女眷羡慕不已,恨不得以身相替。
悠悠的感慨道,“这京城大员的女儿就是不一样!”
“别的不说,就是咱们成亲,要是能有个府城的官员派下人来道个贺,那就是天大的脸面。”
众人点头,“这人和人那可真比不了,都是命,天注定!”
“对于咱们女子来说,若是生的好,那比什么都强。”
“就说这宋家三少夫人,是在咱们这榆林县犄角旮旯成亲,若是在那京城,指不定场面比这更大。”
“那当然,京城可不是咱们榆林县能比的……”
“别说咱们榆林见比不了,就是那府城,也赶不上那京城的一星半点儿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唏嘘感叹自己为何就不能出生在那权贵之家。
这时,一道不一样的声音,像一抹清泉一样加了进来。
“要我说,这位三少夫人能有锦宁县主做小姑子,也是她的福分。”
“就拿这主持荷花宴一事来说,肯定是锦宁县主身份高。”
“她却能不敛其锋芒,拱手捧人,这可不是一般女子能够做到的。”
说话的女子十四五岁的年纪,依偎在其母身边说着宋青苑的时候,满脸的仰慕之色。
在她身旁的母亲一听,伸出手在其额头上点了点,“这话还用你说……”
“锦宁县主那是一般人吗,那可是咱们榆林县的骄傲!”
“是八百年都不见得出一个的奇女子!”
“对!对!对!”众人接连点头。
对于她们来说,宋青苑就是那云中花朵,只可远观。
因为差距太大,让她们连半点嫉妒之心都无法升起。
“不过呀,我听说……”这位夫人话锋一转继续道,“宋家的这位三少夫人才学不俗。”
“就连那学子报,锦宁县主都交给她负责了。”
“当然不俗!”张姑娘在一旁接话,“这事儿我也听说了。”
“这位三少夫人不但接手了学子报,还给县里的学子品评修改文章,赢得了不少文人学士的尊重。”
“就是咱们榆林县新任的教谕,都来宋家向其请教学问。”
“是吗?”其他女眷惊讶。
低低一叹,“那可真不一般!”
“不过想来也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从小耳濡目染,女随其父,文采学识方面怎么可能落后于人。”
有人一听连连摇头,“那一会儿的时候,咱们可别再玩这传花鼓,吟诗作赋的游戏了。”
“不然做成的诗歌不伦不类,岂不丢了我们榆林县女眷的脸。”
“哈哈……哈哈……”
此名女子身旁的朋友听了大笑道,“叫你在家的时候不好好做学问,现在到怕丢人了……”
“那你呢……”欢笑声,嬉戏声远远传开。
就在此时,三道靓丽的身影在下人的陪同下缓缓步入凉亭。
其中一人着淡蓝色薄纱长裙,身材窈窕,步履轻盈,正是宋青苑。
而走在她左侧的,是身穿淡黄色长裙的宋青茉。
两人并肩而来,在其前方还拥着一名女子。
浅色罗裙缭姿镶银丝边际,水芙色纱带曼佻腰际,着了一件紫罗兰色彩绘芙蓉拖尾拽地对襟收腰振袖的长裙。
袖口处绣着的淡雅的兰花更是衬出如削葱的十指,粉嫩的嘴唇泛着晶莹的颜色,轻弯出很好看的弧度。
发髻高高盘起,坠着蝴蝶的金步摇插在发间,走动时随风摆起仿若起舞……
-
第1749章 彩头
比之宋青苑的素雅,宋青茉的俏丽,此人多了一分庄重,两分高贵,三分娴静。
三位女子在一起,可谓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