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479)
宋老爷子听说后,笑得合不拢嘴,连夜赶了回来。
而宋家的鱼,也已经开始打捞,逐步售卖。
宋青苑以一斤七文钱的价,每日八条,为天然居收购。
村里人也会偶尔来买一两条,改善伙食。
宋老爷子道,“家里光莲蓬,荷花茶,荷叶茶,就进账将近三十两,还有大批的莲藕没卖,还有正在出售的鱼。”
“这么一估计,咱家的鱼塘,荷塘加起来,每年至少收入五十两。”
当初挖鱼塘,荷塘,买藕种,一共花了不到三十两。就是说宋家这一年,就把花费的赚回来了。
买了一次藕种种植成功,以后藕就会自己长,不需要再补充。
“我的意思,扩建荷塘和鱼塘,你们觉得咋样?”宋老爷子目光扫过三个儿子。
“成!”“行!”“这是必须的!”
明摆着挣钱的事,三兄弟当然都同意。
“既然都同意,那就早日开挖!”宋老爷子拍板决定,拿出二十两银子交给宋青苑,“这二十两银子是跟你买地的。”
“另外,冬小麦麦种的钱,爷得攒攒才能给你。”
“行!”宋青苑点头,接过银钱,“爷,我不着急,什么时候给我都可以。”
当初圈完地,就宋青苑告诉了宋老爷子,也跟宋老爷子说好,十五亩地留给公中扩建荷塘,鱼塘。
公中一旦有银子就可以来她这里买,赊也可以,只是宋老爷子执意不肯。
因为十五亩地中,有五亩地是按照宅基地的价,买来的。
故而宋老爷子给了二十两。
宋青苑估算着,拿出二十两,给宋青莲置办嫁妆,拿出二十两给她。
再把欠周氏的还还,公中卖小麦,卖莲蓬,荷花茶,荷叶茶,挣的银子,所剩不多。
“爹,咱家挖鱼塘,挖荷塘能不能雇人?”宋诚义一张脸皱皱着,“爹,你看看你可怜的儿子......”
“累都就剩下皮包骨了......”宋诚义撸起了袖子,把黝黑精瘦的胳膊伸到宋老爷子面前,“爹,在干下去,儿子这身体真吃不消。”
宋诚义一张脸皱成苦瓜脸,本来他闺女把建作坊的事,交给了他,结果,他要开荒,要翻地,活被李氏抢了去,他在闺女面前,一点表现的机会也没捞到。
如此一来,这作坊建起来,他还能做管事吗?
宋诚忠也一脸菜色,“爹,老二说的对,在这么干下去,我也坚持不住了......开荒开了快一个月,开完荒又马不停蹄的开始施肥,翻小麦地。”
“爹,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宋诚忠抱怨着。
宋诚礼没说话,脸上的疲惫之色,足以说明了一切。
他比这哥俩更辛苦,因为晚上的时候,他还要看鸭子,看荷塘鱼塘,经常休息不好,好在有叶氏和他轮流着来。
不然,他也撑不住了。
宋老爷子看着最吃苦耐烦的三儿子,也成了这样,知道这段时间,把人累狠了。
“等鱼卖了......”宋老爷刚开口,就卡住了。
本想说,等鱼卖了好好奖励一下大家伙。
结果还有欠宋青苑的二十两没还。
“等果园......”算了!宋老爷子摆摆手,现在说啥都是虚的。
宋老爷子把最后剩的十两银子拿出来,其中五两递给宋诚忠,“鱼塘,荷塘就找人挖吧,家里的地翻完,你们就歇一歇。”
“这段时间也累坏了!”宋老爷子感叹着。
“哎!”宋诚忠应着,接过银子,脸上闪过喜色。
终于不用干活了!
宋诚礼如释重负。
宋诚义嘿嘿直笑,摩拳擦掌的,准备把监督盖作坊的活,从李氏手上抢过来。
安排好一切,宋老爷子又回了县里。
这段日子,朝廷要来人,他得回去招待。
三天之后,二郎急匆匆的跑回了家里,“苑儿,酒楼来了一波人......”
-
第346章 大人物
天然居门口。
车马挡路,手持武器的官兵站岗,过往行人纷纷绕行。
百姓躲在一角窃窃私语,猜测着天然居发生的事。
“站住!”
反着银光的刀剑横起,拦住了宋青苑和二郎的去路。
“这位官爷,我们是这座酒楼的东家。”宋青苑微微一拂说道。
官兵目不斜视,“没有大人的命令,谁也不许进来。”
“这......”宋青苑,二郎对视一眼。
正欲开口。
一道声音从酒楼里传了出来。
“放他们进来......”
随着话音的落下,“唰!”得一声,刀剑齐齐收起,井然有序。
宋青苑迈动琐碎的步伐,缓步走了进去,二郎紧随其右。
酒楼里的阵势,比酒楼外还要大。
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排成数排,齐齐站在酒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