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583)

作者: 甜味沙琪玛 阅读记录

宋青苑觉得惋惜,没有在劝说。

结算了剩下的银子,又逛了逛布庄,就回了宋家村。

东跨院内。

宋青苑叹气,“青石镇果然没有好布料......”

那榆林县的布料也未必有多好!

在县里还行,若是送给达官贵人......

宋青苑摇摇头,出去找了刘老根,“老根叔,明天你帮我去给陆铭轩传个信,问他能不能买到好布料。”

“价格在二百两左右,能做一个被套即可。”

宋青苑的想法是,陆铭轩家里是做官的,认识的人多,肯定比她有门路,说不上能弄到上好的布料。

“还有.......”宋青苑把五十两银子交给刘老根,“这个银子,你给我爷带去,让他帮我买一些绸缎。”

“要买用在被套上的绸缎。”宋青苑强调着。

“哎!明天我就去......”刘老根小心翼翼的收起银票,心里扑通扑通的跳,这可是五十两啊!

他刘老根这辈子,都没见过五十两。

要是不小心弄丢......

刘老根打了个寒颤,绝对不能弄丢。

“那麻烦老根叔了!”宋青苑笑着道谢。

“不麻烦,不麻烦!应该的!”刘老根连连摆手,他是宋家的长工,给宋家干活是应该的。

何况,就是没有宋青苑的传话,他也要去县里送豆芽的。

“苑儿......”

说话的功夫,宋家的门被推开了。

小周氏和老崔头,手里拎着两坛酒,站在门口问道,“你大伯在家不?”

-

第422章 崔家的请求

拎着两坛酒,找宋诚忠?

这是有事相求?

“姨奶,姨爷,快进来坐......”宋青苑热情的招呼着,把两人请进了上房,自己则是进了书房,找宋诚忠。

宋家上房。

小周氏和周氏坐在一块,手握手的说起了话。

崔老头,坐在另一侧的椅子上,耐心的听着。

没一会儿,宋青苑和宋诚忠走了进来。

宋青苑偎在周氏身边。

宋诚忠也拉过椅子坐下,问道,“小姨你是有事要找我?”

“啊!”小周氏点头,看了看宋诚忠,又看了看周氏道,“是这样的......诚忠不是在家里教四郎读书,识字吗?”

“你看看,我能不能把我家三个孙子送过来......”

“那个束脩......”小周氏看向崔老头。

崔老头立刻从袖口掏出两块银角子,放在炕上,“你看这个......”

宋青苑眼睛一扫,是二两。

三个孩子送二两,不高。

私塾给孩童启蒙的束脩是一年一两,比学堂便宜了一半。

不过,两家关系好,少给一点也没什么。

若是正常交钱,也就不必来宋家找宋诚忠了。

周氏把银子一推,推到小周氏脚边,“咱两家啥关系,孩子尽管送来,啥束脩不束脩的。”

“老大在家教一个也是教,教四个也是教,都送过来。“周氏道,“你家那两个孙女,要是想学,也送来。”

“我家蓉儿,茉儿就跟着老大学。”周氏拍了拍小周氏的手,语重心长的道,“女娃读书,识字,将来嫁人的时候能抬身份。”

“你看看我家莲儿,你再看看我家苑儿,这都是现成例子。”说起宋青苑,周氏就忍不住骄傲。

谁有她孙女厉害,又贴心又孝顺,还能挣钱养家。

“蓉儿,茉儿将来也差不了......”小周氏说着,心里羡慕。

宋家的这几个孙女,将来都错不了。

“女娃就不送来了,男娃来,就够麻烦诚忠了......”小周氏感激的看着周氏,“这些年,多亏了二姐照顾我。”

“你跟我客气啥!”周氏嗔怪。

她从小就跟小周氏亲,当年小周氏愿意嫁来宋家村,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她在这里。

这些年,两家互相扶持,感情自是越来越好。

“明天就让他们都过来......”周氏交代着。

............

隔天,老崔家就把人送了来。

三个孩子,一个在崔家大房,今年十二岁。

另外两个在崔家二房,分别是九岁和七岁。

送人来的同时,崔家又带了一坛酒和两盒糕点,一篮筐的鸡蛋,几斤冻豆腐,还有小周氏亲手做的几双鞋面。

都是给周氏的。

“拿这些东西干啥!”周氏嗔怪,“昨天都带了两坛酒,今天还拿,这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崔老头憨憨地笑了,“也不值啥钱,一份心意。”

“就这一次!”周氏佯装生气的警告道,“下次可不许了!”

“哎!下次不的了。”崔老头应着。

抄手走廊。

宋青茉把宋青苑拽住,悄声道,“苑儿,老崔家把孩子送过来啦?”

“嗯!”宋青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