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643)
............
春天,万物勃发,冬小麦长势喜人,嫩绿嫩绿的颜色,充满了勃勃生机,看的宋老爷子合不拢嘴。
峰回路转。
原以为冬小麦种植失败了,哪想到春天竟然又长了出来。
“这么下去,咱家的冬小麦,准能成!”宋老爷子心里一阵火热。
抬起手,一桶水,浇到地里。
身上干劲十足,充足的活力,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甚至比年轻的时候,更有朝气。
人逢喜事精神爽,宋老爷子神情饱满,面色红润,美滋滋的想着宋家的未来,嘴里甚至哼起了小调。
“祖德!”宋里正站在田地边喊着。
“哎!二哥......”宋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应着,把桶交给宋诚义,自己顺着垄沟走了出去。
“二哥,有何事?”宋老爷子问道。
“这小麦,长的挺好的!”宋里正的目光顺着垄沟望去,神色复杂。
当初宋家种小麦时,多少人反对,甚至连他都出面相劝。
好在宋祖德心智坚定。
这冬小麦还是种上了。
“这小麦,若是成了,是好事!”宋里正道,“朝廷鼓励务农,这小麦若是成了,没准还能得到衙门的奖励。”
宋老爷子淡笑不语。
宋里正的眼光终究被局限住了,衙门的奖励算什么,他要的是朝廷的奖励。
就是不知道......
这奖励,能不能落到他们宋家的身上。
想到此,宋老爷子美妙的好心情上,染上了一层阴霾。
他们宋家终是根基太浅。
没靠山!
一不小心,这功劳就会被别人抢去。
“祖德,我来跟你商量件事......”宋里正犹豫,欲言又止。
宋老爷子爽利的拍了拍宋里正,“二哥,咱们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有话你就开口,能答应的,我不会拒绝。”
“答应不了的,我也不会勉强。”
“如此甚好!”宋里正笑了。
“事情是这样的......”宋里正道,“村里人,有一部分人想养鸭子,还有一部分人也想圈块地,建果园。”
“你看,这个事......”宋里正询问的看着宋老爷子。
养鸭子,需要买家,宋家同意买,村民们才敢大规模的养。
至于建果园,这是抢宋家的来钱路子。
若是宋家不同意,现在的宋家村还真没人敢建。
“村里人想让我跟你商量商量。”宋里正继续道,“这两件事,都得你同意,他们才能做,你考虑考虑!”
“我是希望,你拉扯村里一把的。”宋里正说着。
宋老爷子正色道,“二哥把我当成什么人了,鱼肉乡里的事,我宋祖德做不出来。”
“我宋家也不是恶霸,建果园的事,谁想建,谁就建,”
“不过,丑话我可说在前面......”宋老爷子摆摆手,“做山楂糕,山楂片的方法,我们家是绝不外传的。”
“这不能!这不能!”宋里正连连摇手,“山楂糕的法子,是你家的秘方,这个村里哪能跟你要。”
要也不能给的!
这个想也不用想。
宋家仁义,可宋家不傻!
“那鸭子的事?”宋里正看着宋老爷子。
宋老爷子蹙眉,“二哥,这事我不能应你,我得问问苑儿,看看苑儿那里还需不需要鸭子。”
“若是收不了那么多,我在给应下来......”宋老爷子摊摊手,无奈的道,“这不是让苑儿难做吗!”
宋老爷子心里明白,若是他应了,宋青苑为了不让他食言,就是咬着牙,也得收下来,可他不能那么干。
一家人有商有量的才能过好日子。
儿孙不让他失望,他也不能让儿孙失望。
“应该的!应该的!”宋里正表示理解,“这事,正该问问苑儿的意思。”
片刻,宋青苑被宋老爷子喊了过来。
宋里正把事情一说。
宋青苑略微思索,“里正爷爷,村里人可以养鸭子,我可以保证优先在村里收,可收多少,我也拿不准主意。”
“毕竟烤鸭店,一天能卖多少只烤鸭,也是没法估算的。”宋青苑为难的道。
“要不这样吧,我先算一下......”
宋青苑一边说着,一边心里不断的计算。
四五个月后,三房每个月能出二百只左右的鸭子,李家那边主力养鸭,就按每个月三百只计算。
这就是五百只。
两个烤鸭店一天三十只,一个月就是九百只......
现在烤鸭店刚开,正是火爆的时候,每天的销量在五六十只左右。
如此一来......
“里正爷爷,想养鸭子的有多少户?”宋青苑问道。
“来我家说的,有十来家,还有那没来,怎么地也要二十几家吧。”宋里正估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