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733)

作者: 甜味沙琪玛 阅读记录

继续拍!

宋青茉叹息,除了疼,什么也拍不出来。

东跨院内。

宋青苑把管道的走向方案画了出来。

画完后,找人给二郎传了信。

要他在县里打听一下。

什么地方,有粗壮的大竹子。

隔天二郎传回来信。

他还真找跑商的那群人,打探出来了。

离这里十天路程的一个小县城附近,有一片大竹林。

十天?

宋青苑看着传回来的信,若有所思。

路程十天,来回就是二十天。

再加上挖竹子,最快也要二十二三天。

那这次,找谁去呢?

............

宋青苑特意跑了一趟县里,和二郎商量人选。

最后在二郎的提议下,找了孟大牛,孟二牛带领。

另外,还有十位小弟跟随。

这批人,就是二郎准备组建商队的初始成员。

“趁着这个机会,给他们历练一下......”二郎歪着身子,懒洋洋的道,“等我把这边忙完,就带他们去辽东府。”

“以后,我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二郎竖起了手指,脸上的表情,豪情万丈。

宋青苑狠狠一拍,“二哥,我相信你,你行的!”

二郎一个下坠,好悬没摔倒。

没好气的剜了一眼。

他妹子,准是故意的。

-

第529章 产量

孟大牛,孟二牛雇了牛车,带着一群小弟,奔赴小县城。

与此同时,宋家的小麦,已经晾晒完毕。

四十多名短工,同时运作,以最快的速度,碾压,扬长,脱出麦粒。

上秤称量。

“大人,一共是五千五百六十三斤七两。”一名小吏回禀道。

“五十亩地?”萧景铎看向宋老爷子。

宋老爷子点头,“是的,大人!”

萧景铎微微沉吟,“每亩一百一十斤左右。南方的冬小麦亩产量在一百五十斤左右。”

“如此一来......”

少了四十斤。

宋青苑暗暗的接道,心中感慨万千,古代粮食产量真的太少了。

比现代少了三倍不止。

就是这,可能都算是高产。

可惜,她不是学农业的。

不然......

“大人!”宋老爷子拱手,“一百一十斤是平均产量。”

“当初宋家种地时,是按照不同的播种深度,不同的浇水量分块而种。”

“长势最好的一块地,产量......”

宋老爷子话未说完,看向小吏。

小吏拿出册子,“按照宋大使的说法,我们分批称量。”

“有一批八亩地,产量是一千一百八十六斤!”

“这样一算,达到了南方冬小麦的标准!”

小吏说完,冲着宋老爷子微微一笑,带着友好和善义。

冬小麦一出。

二季作物一成。

宋家必备封赏,这个时候不结个善缘,更待何时?

宋老爷子含笑回礼。

这个时候,宋青苑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冬小麦自来生长在南方,如今入了北方,生长一季之后,想必种子已经发生了变化。”

“完全适应了北方的地理环境。”

“变成了新品种。”

“如此一来,在下一季,产量必然有所增加!”

话音一落,全场寂静。

宋青苑眉毛拧了起来。

她说错了吗?

为什么大家都是这副见鬼的表情。

“哈哈......哈哈......”

突然,陆县令笑出了声,赞赏的看向宋青苑,“没想到你这个小丫头,懂的还真多。”

“农学书籍,没白看!”陆县令表扬道。

宋青苑松了一口气。

没说错,就好!

扬起头,冲着陆县令甜甜一笑。

陆县令走过来,拍了拍宋青苑的头,“我家里还有几本关于农田的书籍,改天我让名轩给你送过来。”

“谢大人!”宋青苑施礼道谢。

陆县令笑了笑。

转向萧景铎,询问道,“大人,这新麦种,以县衙的名义,收购如何?”

萧景铎瞥了眼宋青苑。

沉声道,“把宋家的留出来。”

陆县令一怔。

一丝诧异一闪而过。

应道,“是,大人!”

随即拿出五百两银票,递给宋老爷子,“这银票,是收冬小麦的。”

“另外,冬小麦麦种,我给你留下一千斤。”

“如何?”陆县令问道。

“这......”宋老爷子迟疑,“不瞒大人,宋家村村民,日子清苦。”

“冬小麦成功,我本打算带着乡亲们一起种......”

“能帮扶,就帮一把......”

如今只留下一千斤,根本不够。

宋老爷子蹙眉。

宋青苑眼睛一转,脆生生的喊道,“大人,冬小麦既然都是种。那么给谁种不一样?”

“大人可否优先考虑我宋家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