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884)
整个宋家,他这个孙女,比两个秀才孙子还要懂事。
也更得他的心。
宋青苑朝着宋老爷子点点头,扬声道,“咱们的私塾不光教大家读书,算数。”
“还可以教木工活,铁匠活,建筑活……”
“教人怎么做跑堂小二,怎么做账房,做掌柜。”
“甚至还可以教医术。”
“教医术?”
一屋子的人全部震惊了。
其他的,他们都能理解,可医术?
“苑儿,咱家没人懂这个,谁来教。”周氏忍不住开口,参与进来。
宋青苑微微一笑,“李郎中!”
“李郎中不愿意的话,咱们可以花钱,去请别的郎中。”
“只要价码合理,总有人会愿意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她相信,这个道理,在古代同样适用。
“爷,若是咱们的私塾,真的能培养出,一批批郎中,那也算造福百姓。”宋青苑轻声说着,眼里是柔和的光。
只要医术普及,老百姓的健康得以保障。
这个时代的人口,也会随之增加。
她只是一个小人物,改变不了历史,也改变不了这个时代。
可是,她来了!
她愿意用自己最微薄的力量,为这个世界,为这里的百姓,做点什么。
“苑儿……”宋老爷子的目光,变得悠长。
深深的感慨道,“咱们这个家,谁也不如你!”
“我也不如你!”
有孙女如此,他宋祖德何其有幸!
-
第636章 游学归来
“这个事,爷支持你!去做吧!”宋老爷子拍板下了决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要教会这些小娃一技之长,他们自己就可以养活自己。
不用担心生计问题。
如此一来,他们宋家是在做善事。
大善事!
“圈地建房的银子,公中出!”宋老爷子掷地有声的说着。
这种事,不能只让他孙女做,他们宋家也要出力。
“爷……”宋青苑迟疑着,想反对。
公中的银子不多。
若是公中出。
恐怕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建出她想要的规格。
“爷,二房也是宋家人,谁出银子,其实都是一样的。”
“那不行!”宋老爷子摆摆手,“这是宋家的事!”
“这份名望,整个宋家都享有!”
“必须公中出银子。”
“这……”宋青苑为难,看着老爷子的神色就知道他心意已决。
想劝的话,收了回去。
“爷!”
这个时候钱婉茹突然开口。
“孙媳妇,倒是有一些想法,若是说的不对,还请见谅。”
“大郎媳妇说!”众人的目光随着宋老爷子一起看过来。
钱婉茹柔柔一笑,“爷刚才说,这份名望,整个宋家都享有!”
“那应该宋家三房,包括上房都出银子。”
“婉茹愿意代替大房,先出五十两!”
五十两?
宋青苑好奇得看过去。
大郎这个媳妇,很有想法,也很有主见啊!
这时钱婉茹站了起来,朝着宋诚忠,孙氏,大郎微微一拂,“婉茹擅自做主,还请爹娘相公勿怪!”
“怎么会怪你!傻孩子!”孙氏嗔笑,“咱娘俩有缘!”
“你跟娘想到一块去了!”孙氏满意的看着这个儿媳妇。
甚得她心。
她看得出来,宋青苑不想公中出钱。
本想开口提出,三房均摊。
哪想被钱婉茹抢先一步。
“银子,不用你出!”孙氏拉过钱婉茹,“你的贴己银,你自己攒着。”
“咱这边,娘来出!”
“我们三房也出!”宋诚礼跟着响应。
如今三房也不差钱。
既然是宋家的事,没道理三房不出力。
看着这一幕,宋老爷子满意的笑了。
一家其乐融融,众志成城。
还有什么比这舒心的。
“既然咱家人,都想给村里,给百姓,干点实事,那就一起出银子!”
宋老爷子一拍桌子,“公中,大房,二房,三房,各处五十两!”
“一共二百两!”
“明天,我就回县里去圈地!”
“爷,等一下!”宋青苑突然起身,“爷,帮我把镇上剩下的这段都圈了吧。”
官道到镇上一共有四十多亩地。
她先是圈了三亩做客运站。
之后,再圈了三亩,做棋牌室,宋记烤鸭店和宋记百货店。
然后,陈三金圈了三亩地。
如今,大概剩下三十亩左右。
建个超大的,带着宿舍的私塾,这边的人气,也就起来了。
连带着店铺也能发现起来。
二郎想要的,和陈三金打擂台的小饭馆,也可以建起来。
“行!明天去,都圈上。”宋老爷子点头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