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169)

作者: 小小小唯 阅读记录

陆李氏看着身旁高大的儿子,伸手牵了他到自己身边坐下:“按说儿子屋子里的事,我这做母亲的,不该多嘴,眼见你入了中年,膝下却荒凉,空了多年终于能有个暖心的,若能在有生之年,见你有个一子半女的,以后也能有人多添只香烛……”

“母亲大人说的是!”

“唉……人老了,也不经用了,你好自为之吧!”说罢站起身就要出去。

陆知安跟在身后送了她,到门口时,陆李氏停下脚步:“若是你真有心,让她做个侧室或良妾也是可以的。”

“母亲,当初说过的,自然不会再改了,这话也不必再提,别影响了她日后的良缘。”

陆李氏沉默不语,顿了一下方才提步离去。

“你是说……他们直接进了书房?在里面待了很久?”

“回姑奶奶,姑爷今日下了衙,是跟着那几辆马车一同回府的,人从角门进来,直接带着从垂花门进的书房,不知道抬了什么东西,后来老夫人也去了,没几息的时间那些人就告退离了府,其他的奴婢便不知道了,姑爷的书房,我们都是靠近不了的,这些还都是二门那边打听到的。”

陆叶氏正在房里的坐榻上绣花,听了陪嫁丫鬟的话,沉思后放下手中的绣品:“看来他是不会过来用膳了,与我换衣服吧,玉色绣着小花的就好。”

“是。”

换了衣服,又重新配了妆容和首饰,陆李氏那边来人了,请她去正房共用晚膳。

等她再次换了衣服急匆匆赶过去时,众人都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喝茶聊天。

明日是杨太后的圣寿,因此会休假三天,国子监也是如此,等放堂后,平安就接了陆怀安回来。

陆李氏见她到了,便笑着站起身对她挥挥手:“明儿怕是一天都不得闲,又要早起,这两日便不用请安,多歇歇吧。怀安一旬也就回来一天,不拘男女,一家子好好聚聚。”

陆叶氏乖巧地紧走两步扶着她:“婆母体恤,那是婆母慈悲,可我也不能仗着这份心便自大起来,池母婆母,本就是儿媳该做的。”

陆李氏笑着点点头又问李姨娘:“看看厨房里做好了没有,人到齐了,端上来吧。”

等用过膳,又说了几句,众人便告退了。

陆叶氏看着陆知安跟着她回了卧房,踌躇了半晌,忐忑地问:“今日……不去书房了?”

“不去了,书房那边有人守着,前些日子让他们寻了一件寿礼,明日你与母亲一同献上吧。”

陆叶氏眼睛露出一丝笑意,忙让人打了水,亲自寻了陆知安的衣服让他去沐浴。

第99章 圣寿

第二日寅时初刻,陆府众人便收拾得当。

陆父与陆知安去了延和殿,等着官家的仪仗,一起出发去相国寺烧香为杨太后祈福。

晨曦微露,幡龙旗开道,后跟着官家的仪仗队,从宣德门出发,御街净了街,两旁各兵士阻挡着观瞻的人群,临街的楼上有胆大的小娘子,红着脸看着官员中的一众青年俊彦。

陆李氏带着陆叶氏进了后宫,排在一众诰命敕命夫人中间,人虽多,却没有一丝的嘈杂声,很是安静。

庆寿殿前,衣香鬓影,几位亲王妃早早入了殿内,坐在杨太后下边。

吉时已到,按着品级,众位排队进献寿礼,魏国大长公主因礼佛,送的是自己抄的佛经,浴佛节后便供奉在相国寺,由相国寺主持亲自念经开光的。

其他各夫人有送金佛的,有用金线绣的小屏风,也有送玉如意的,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陆李氏原先准备的也是一个玉做的寿山福海碗,昨日见了楚玉送来的寿桃,直截了当的换了。

等轮到陆李氏时,日头已高,天气也热,虽四角放了冰盆,也是难受。

前面礼物大多是金玉之类的,高座上的几人都有些疲乏了。

陆李氏携了陆叶氏跪拜磕头,杨太后见着俩人后面用红布遮挡着的礼物,扁平的不是佛像,想来就是玉灵芝之类的。

当使女缓缓揭了红布,一个木制的寿桃出现在众人眼前,桃木做的,雕工再好,也不免有些寒酸了,众妇人虽碍着杨太后不好多嘴,眼神却有几分的轻视,连陆叶氏的母亲也觉着脸有些发烫。

杨太后轻声道:“有心了。”

陆李氏磕了个头,俯身道:“娘娘千秋万福,奴婢斗胆,自请开了这盒子。”

杨太后微一点头,旁边大太监拖着声音道:“可。”

陆李氏又磕了个头,方才缓缓起身,走到盒子旁边,恭谨地双手捧起盒盖。

杨太后眯眼一看:“在这寿桃上面写字,倒也新巧。”

旁边的八王妃也道:“娘娘圣寿千秋,我看这写字的人似乎有些功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