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263)

作者: 小小小唯 阅读记录

楚玉吓了一跳,忙看向陆知安。

“这是庄子上的庄户人家,原来的主子将人一起卖掉了,平时就住在旁边的下房。”陆知安对楚玉说完后又对前方一众人等淡淡道:“起身吧。”

那些人磕了头才敢起身,也不离开,弓着身子站在两边。

楚玉跟在陆知安身后,粗略地将整个宅子逛了一圈,发现内里比自己的宅院大上几倍,两座垂花门,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铺了小石子,向阳的角落有一个小池塘,池塘中间有假山,倒没看到金鱼和水生花,院子另外一边是许多楚玉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在初春时节,开了小小的几朵,颤巍巍又倔强地彰显着自己的存在。

整个宅子布局精心,用料考究,设计独特。

虽算不得三步一景五步一画,却处处雅致,透漏出前主人不俗的品味,还有丰厚的荷包。

出了宅子,两人沿着青石板做的小路慢慢向山上走去,陆遥几人远远地跟在后方,偶尔踩了树枝发出一声响。

路旁都是松柏,还能看见一两只小松鼠在林间跳跃,偶尔好奇地从树上探出头观看,并不怕生。

楚玉沉默了一会问陆知安:“这庄子恐怕不是陆大人所说的两千五百两吧。”

在上水村,中等田一亩也得六七两银子,向文书一家一年的家用也不超过两贯钱,到了江宁,楚玉赁房的钱一个月就将近一两银子,汴梁物价就更贵,池映易安置的宅子也是先行租赁,等年前酒楼的分红拿下后才买的,三进的宅子就已经花了一千多两,还不算零零总总装饰的。

更别说还带了这么一座山和一大片的土地。

陆知安道:“这庄子离京城远,价格也会稍微低一些。原本是一位前朝官员的,被一富商买来给自己独女当做嫁妆,可后来女儿远嫁,他们又要回乡下老家,这庄子急着出手,便便宜卖了。”

“陆大人真没往里面添钱?”

“土地和宅子倒是值钱,这山并不深,也产不出什么好东西,只算半买半送的。”

楚玉不大相信,不说位处京城郊区,就按中等土地来算,一公顷需得一百两左右,光土地就得要好几千两,再加上宅子,两千五百两白银就是毛毛雨!

楚玉不知道为何陆知安会将这个庄子推荐给她,明眼人都知道其中有问题。

走了约两刻钟,路旁有一个木制小亭子,亭子三边围绕着木制的座椅栏杆,中间是一套圆形的石桌并四根石凳。

亭里打扫得很干净,俩人走进去遥望山下。

整个庄子用石块围住,沿着围墙种了大片的树,最前方有一处小溪横穿过去,两边各有一个水车将溪水输送到地里,溪水里有几只鸭子,溪边有几丛芦苇,偶尔鸭子从中穿过。

右边是他们来时的路,庄子中间两条大道将之分开,其间阡陌纵横,一条大黄狗带着两只小狗穿梭其中。

左边是另外一座庄子,比这边还大上几倍,里面树林茂盛苍翠,隐约能看到树林里有几座建筑物,中间有一个大湖泊,再远便看不清楚。

楚玉问陆知安:“隔壁庄子是谁的?”

陆知安似是沉浸在风景里,半晌才回道:“那是玉津园。”

玉津园?倒是隐约有些印象,好似是踏青的好去处?

休息一会,几人继续往上走,到了坡顶,四下看来都是丘陵,连绵起伏,山峦叠翠,郁郁葱葱。

陆知安道:“除去这座山外,那边还在官府的备案里,并没有卖出去。”

也没人敢卖。

虽已近午时,清凌凌的空气里还带了水汽,偶有微风吹过,也不觉得冷。

楚玉陶醉地深呼吸一口气,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真舒服!

随后问道:“这庄子多少银钱能买下来?”

陆知安犹豫了一下,楚玉抢话道:“陆大人,我不是不知世事的小孩子,物价我还是知道的。”

陆知安看她很是喜欢,决定打个对折:“连仆从加庄子一共整六千两。”

楚玉半信半疑,如果如陆知安先前所说,是原主急于出手,打折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好事轮得到自己?

罢了,或是陆知安在里面起了什么作用,既他是好意,自己也不用再寻根究底,反正她与陆府之间也已经算不清楚了。

低头划拉了一下,她现在现银有三千多两,需得留下一千两用做备用资金,还差三千五百两。

自己有三处大的收入,肥皂与蒸馏酒已经上了轨道,每月收入不菲,半年一结,酒楼也开始盈利。到了六月就有钱还给陆知安。

她是真喜欢这个庄子。

第168章 买庄子(三)

楚玉问了陆知安庄子的详细情况,又想到那些庄户人家,问道:“那些庄户,可以不要吗?或是将他们解散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