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597)

作者: 小小小唯 阅读记录

说罢上前亲自将被子拖来给宠妾盖上。

爱妾抓着钟父的手放在自己腹部,头靠在钟父肩窝处,笑靥如花,轻声道:“好奇怪,可是又好开心。”

钟父手指动了动,他长子长女都已成家生子,最大的孙辈都已牙牙学语,这个孩子,算得上是老来得子了。

只是这孩子来得太不是时候了。

钟父思来想去,这孩子还是不能留。

第二日,爱妾喝了钟父身边人端来的安胎药,却一直腹痛,大惊之下的爱妾去让人寻了大夫,小丫鬟却连门都出不去。

钟父派了人守住屋子,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进出。

爱妾忍不住,只能哀嚎出声,整整一天,院落里都回荡着爱妾越来越凄厉的惨叫,让同一院落里的其他妾室是胆寒心惊。

直到半夜,爱妾屋子里的声音才渐渐小了下去,守门的嬷嬷仍旧守在外面,第二日早间,估么着孩子已经差不多落下去了,才让人进去看了。

屋子里倒还整齐,只床上已经凌乱不堪,被子从床尾落在地上,帐子被扯落了一半,隔着隐约的帐子,床上躺着被浸泡在血泊里的爱妾。

人早已没了性命。

嬷嬷眼睛都没眨一下,只确认爱妾已经没有呼吸脉搏后才让人通知了钟母。

钟父早已上衙去。

不过是没了一个妾,就算得宠也是妾,钟母面都没露一下,到底想着大过年的放一具尸体在府里并不吉利,才让人置了一口薄棺随意将人给埋了。

钟父回去时,一切已经尘埃落定,连爱妾的房间都已收拾妥当,被褥全都换了新的,只那鼻尖若有似无的血腥味让人觉得难受。

钟父责问钟母,明明只是想着将胎儿落掉,为何下了重药将母子一同除去?

钟母并不理会他,钟秀芝与钟惟瑜被钟老夫人给关在自己屋子里,连过年时都没放出来,她心急如焚,只担心在老夫人面前失宠,每日里曲意逢迎,哪里能管得了一个小妾的生死。

钟老夫人也并不过问这些,听过一耳朵也就罢了。

只没料到不过一天,谏官的折子就摆在了赵祯的案头上。

中奉大夫钟大人,国孝期作乐,致使府上爱妾怀有身孕,担心事情败露,又着人在爱妾饮食中下了红花,让爱妾血崩而亡!

大宋谏官每月向官家报告一次,称之为“月课”,且不用实据,“风闻弹人”。

谏官骨子里都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看谁不顺眼,参他!看什么事情觉得不合礼法,再参!

这次听闻钟府居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更是将“忠诚”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国孝期作乐,大不敬!

那是对杨太后对官家的藐视!

罪该当诛!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折子上简直是字字叹息,句句含悲,将钟大人讲得是人神共愤,若是不对他做出什么处罚,那真的是国祚不祥!

零零总总……

钟父也没想到这事居然会闹到赵祯那里去,他当初不想要这孩子,也是因为他推算出,这孩子正是国孝期所有的!

国孝期作乐,若是罪名成立,别说钟父自己压不住,就连钟老大人也会被连累!

这孩子果真是不该来的。

好在人已经死了,死无对证,他只消说不存在便没人能拿他如何!

第419章 协同办案

折子是赵祯让周公公当众念出来的。

王曾面色肃穆,只手握朝笏冷眼旁观,并不多言。

吕夷简也垂眸敛目,不去看钟父。

钟父自是百般狡辩,只说那爱妾身体本就不太康健,冬日里偶感风寒,虽请了大夫,却也无力回天,自己正是伤痛之时,那谏官不知从哪里听来的风言风语便随意攀咬……

赵祯自小由杨太后养大,比之名义上的亲母刘太后,感情自是更深,在杨太后薨逝尚不过月余,官家尚在悲伤之时,身为大宋子民、朝廷命官的钟父,却做出如此之事,不禁赵祯震怒难当,就连吕夷简都觉得无话可说。

钟老大人并不知详情,初次听闻,整个人都不好,若不是上头坐着赵祯,估计就要老当益壮,自己收拾门户了。

钟父与谏官唇来舌往,赵祯只坐在上方冷眼看着。

陆知安却站了出来:“臣有奏。”

赵祯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准。”

“臣奏中奉大夫钟大人,徇私枉法,使人冒名顶替,意图藏匿真凶包庇其子,罪行昭昭,天理难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钟秀芝一事在钟老夫人刻意的低调行事之下基本算得上是平定下来,只待再过些许时日,他人有了新鲜的谈资逐渐将此事淡忘后再与钟秀芝说亲,没料到今日被陆知安给当众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