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小人物(673)
闻言往一步之遥的俩人看去,拗不过陆老爷子,只能坐在他旁边往汴河里看去。
陆老爷子心里却在叹息,这孩子也不知是怎么长大的,两位兄长,陆知安在官场如鱼得水,陆言安在商场左右逢源,怎的到了老三,便连脸色也不会看了?
果然是老大精明老二圆滑老三痴傻?
陆老爷子是个心宽的主,不过噫吁嚱了两息时间便将一切抛之脑后,与陆怀安一起讨论应当起哪只船队会赢,最后用老父亲的威严强制让陆怀安承认他的眼光更好。
陆知安旁边位置坐着陆叶氏,有些话并不适合在这里说,陆知安便只与郭蒙闲话家常,郭蒙也有一句没一句地答着,俩人的心思都不在说话上。
陆叶氏也插不进去,看着陆李氏与唐英带着陆栩与郭霁泽说笑,想着自己是陆李氏名正言顺的儿媳妇,却只能在一旁看着她们热闹,心有不甘,便颤巍巍地站起来想要往陆李氏那边坐去。
陆知安的注意力本就不在她身上,见她动了也没什么反应,倒是她身边的周嬷嬷忙上前搀扶着她过去了。
陆怀安本是坐在陆李氏旁边,他一离开,陆李氏便让唐英坐下去几人好说话。
唐英见着陆叶氏过来,站起身无声地站起来往旁边挪去,陆叶氏对她一颔首,径直坐下。
唐英本来就是话少的人,她不喜欢找话题,与陆李氏说话也是陆李氏问一句她答一句,陆叶氏过来倒让唐英轻松不少。
因着是家人聚会,陆李氏也让李姨娘坐在陆怀安旁边,见状又站起来让唐英坐下。
唐英摇摇头,站在陆李氏身边小心看顾着郭霁泽。
望江楼窗台开得并不高,郭霁泽站在陆李氏腿上,头已经快要探出窗户,陆李氏年龄不小,郭霁泽又正是懵懂不知事的年岁,看着外间人声鼎沸热闹得紧,一双眼睛看着外边不眨眼。
陆叶氏在旁边看着唐英面无表情地看着郭霁泽,一双手却不自觉虚虚半环着郭霁泽,生怕郭霁泽摔下去的模样。
陆叶氏摸了摸肚皮,她母亲每月都回去烧香,已经请了好些签,都说她这一胎是儿子,等孩子落地,她也能在陆府抬头走路了。
第477章 见家长?
楚玉带着邹子文走了几步便到了李惟贤与她说的雅间,刚伸手敲门便有人从里面打开,一个丫鬟模样的立在门边,楚玉一愣,往后退了一步,歉意地道:“我似乎走错了,抱歉打扰了。”
那丫鬟不过十二三的年岁,见了楚玉便问:“可是楚娘子?公子已经在里面久等了。”
李惟贤是大家公子哥,又是官场中人,既然定了雅间,派个小丫鬟在这里伺候似乎也说的过去?
楚玉往屋里看了一眼,进门有一扇书画屏风挡着,看不清楚雅间里的详情。
那丫鬟做了个请的手势,楚玉眼角看到邹子文,提步便往里边走去。
刚穿过屏风,楚玉看着坐在上头,穿着打扮华贵的中年美妇人,以及坐在美妇人旁边的李惟贤,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李惟贤今日一定要将她带出来。
感情这是见家长?
只是不知这位夫人是李惟贤的亲生母亲,还是李家旁枝的长辈。
楚玉甫一进门,美妇人就从头到脚上下打量着她,见她脂粉未施,穿着打扮并不如何华丽打眼,虽然是个孤女,可是以这样的身世能当了女校尉,想来自有她的过人之处。
楚玉脸上挂着应酬的笑容向俩人行礼,只是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美妇人,只含糊地说了一句“恭请福安”。
美妇人是李惟贤生母,虽是姨娘,上头没有主母压着,她又有子傍身,日子过得不算差。
李惟贤与楚玉的事情她知道的并不多,可是李惟贤整日里往城外跑她多少也知道一点,趁着端午节,她与李惟贤说了不少软话,俩人关系并不差,李惟贤便一口应下将楚玉带给她相看。
“这便是楚娘子?说来我一直待在宅院里,外间事情居然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宝臣与我说起楚娘子,今日一看,倒是个爽利的小娘子。”
说完又让楚玉在她另外一边坐下。
楚玉听她话里喊李惟贤很是亲热,更是不知道她的身份了。
李惟贤嫡母已逝,若是姨娘,断然不会直接称呼他的字,李姨娘称呼陆言安兄弟都是叫的少爷。
说不得这位是李家旁枝的什么婶娘之类的?
又是一个皇亲国戚,她惹不起的人。
楚玉对李惟贤这种不打一声招呼搞什么“惊喜”之类的行径很是不快,到底没在脸上显出来,反正他已经说了,只要将端午撑过去,以后便不再烦她,那就当是个任务,完成了便是。
如此一想,楚玉便想通了,带着邹子文一同入席,笑着对美妇人道:“这是我家孩子,趁着端午节热闹,便带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