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703)

作者: 小小小唯 阅读记录

魏国大长公主叹口气,“说来他如何也不肯成亲,现下连新文也要成家了,就他孤单单一个,又要离开,我心里又怎么放心得下。”

“新文要成亲了?什么时候?可已经纳采了?”

“开国伯的孙女,配他正好,已经请期,日子就定在九月初二,说是难得的好日子。”

“怎么没听他提及?”

“这些日子你可有见着他?”

李端懿一回想,倒是真很少见到唐新文。

他平日里忙,休息时大多也是在府里,唐新文若不来寻他,他还就将他给忘记在脑后了。

“说来他母亲也是寻了许多人家,这才寻了个满意的,我也见过了,是个好孩子。”

魏国大长公主感叹了一会,又试探着问:“听说他与楚姓娘子有些关系,到时候可要与她派封请柬?”

李端懿没想到魏国大长公主的话题会转向楚玉,诧异道:“他与楚娘子不过点头之交,又为何会与她有关?”

“真是点头之交?”

李端懿道:“当初楚娘子的马匹惊了母亲,新文去寻人晦气,还打了她一巴掌,母亲可还记得?”

“隐约有些记忆。”

李端懿道:“母亲且让姑母放心,新文虽有些纨绔,到底心性不差,有事总会听姑母的。”

魏国大长公主犹豫着又问了一句,得到李端懿肯定的答复后才放心下来。

李端懿见她面色好转,才站起来让嬷嬷服侍着她入睡。

野菜已经被送到李端懿院子里的小厨房。

李端懿走进去,厨房里空无一人。

他将提篮提到厨房外边,坐在台阶上怔怔地看着里面垒放得整整齐齐的野菜。

他仍旧想不通楚玉为何会这样做,在他看来,楚玉本本分分的在京城,虽然不会大富大贵,好歹日子也过得无忧无虑,西北边境早已纠缠不清,楚玉为何又要往里面横插一杆?

更别说辽国。

若说西北官家防备的是曹家,辽国便是官家所忌惮的。

偏偏萧洪昼又与楚玉有那么一丝半点的联系,如果此时萧洪昼做了什么惹人遐想的事情,楚玉估计真的就只能在她庄子上过一辈子了。

只是楚玉又是从哪里知道的那些名字?这是李端懿也不知道的。

李端懿百思不得其解,他今日想问,却是怎么也没问出口。

她又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庇护,若是出了什么事情……

李端懿不愿意再想下去,摸了一把脸站起身喊了小厮的名字。

不多时,小厨房里便亮起灯火,灶台上咕噜咕噜烧着,香味从小变大,惹人垂涎。

第500章 撂挑子!

入伏后的天气愈加热了,葡萄与寒瓜逐渐成熟,桃李杏也能入口了,每天一车往城里拉,生意好得不行,这些事楚玉全都交给旁人,一心只扑在已经开花的稻田里。

杜振从城里跑到庄子上时没看到楚玉,用手劈了一个寒瓜边嚼边问下人楚玉的去处。

得知楚玉去了田里就觉得纳闷,她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不好好在家里学琴棋书画,整日往外跑是什么个意思?

杜振随手将瓜皮扔掉跑到田间去寻楚玉。

汴梁并不盛产稻谷,只零星有种的,楚玉庄子上也只在小溪边分出一块地,用溪水灌溉,交错着种了占城稻和本地稻,其它地方割了小麦后便是种的蔬菜。

杜振到地方没寻着楚玉在哪里,及脚踝深的水田里散乱分布着几个农人农妇,脑袋上都带着斗笠埋在谷穗里不知在做什么。

在对面田垄旁边蹲着用毛笔授粉的楚玉见着杜振跑过来,便直起腰问他何事。

杜振张口结舌不知该说什么。

这黑了一圈也就罢了,头戴斗笠下地插秧,这些事情难道不能让旁人去做吗?楚玉只用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将事情吩咐下去也就是了。

杜振回过神来,急着叫道:“你快回去收整一下,官家诏你有事。”

楚玉一听,又埋头将比较低矮的稻花剪掉:“不去。”

杜振听着楚玉轻飘飘说出两个字,在炎热的稻田里听不甚清楚,他又急着叫了一句:“听到没有,官家诏你,你快着点。”

楚玉头也不抬,大声地吼了一句:“不去!”

对的,她不干了!

管他陆知安李惟贤也好,荆王官家也好,她不愿意再想那么多顾忌那么多,随心所欲的日子多好,想干嘛干嘛,想得罪谁就得罪谁。

她要撂挑子!

杜振一听急了:“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官家诏令,你敢不去?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楚玉干脆不理他,只管做自己的事。

杜振见楚玉充耳不闻,心急火燎,干脆脚步一抬就要从旁边绕过去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