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种田养娃当上了皇帝(290)+番外
说着,万旭遗憾地摇了摇头。
“如果这位武院长真的有万大哥你说得这么厉害,那么我们的教育部部长,就非他莫属了!”求贤若渴的邵清仪眼神坚定,当下做出了决定,“明日,我亲自去请他。”
邵清仪的行动力非常强,第二天一早,他就乘坐马车前往崇正书院。
与他同行的,是万旭和成平成安两个孩子。
万旭先前与武洪霄有过一面之缘。
而成平成安两个孩子,则是正好赶上学堂休沐日,所以跟着一起来了。
上回邵清仪跟着孩子们一起去听了课之后,邵清仪还是要求孩子们按时是上学。虽然夫子讲课有些无趣,但也总有新知识可以学习。
现在姆父和阿爹都没时间陪他们,连楚叔叔都很忙。他们去学堂才可以找到同龄的玩伴。
而且邵清仪还向他们保证,不久之后就会让夫子改变现有的这种教学方式,到时候上课就不会那么无聊了。
两个孩子当然很信任姆父的保证。
而且他们在学堂也交到了几个朋友,对于上学也没那么抵触了。
只是两个孩子毕竟从来没离开过姆父和阿爹的身边。到了休沐日,他们自然会想要跟着姆父一起出门了。
邵清仪对两个孩子向来疼爱,去崇正书院虽然重要,但是带上两个孩子也并不会有什么大碍,他也就同意了孩子们的请求。
崇正书院地处涪城之外的翠屏山,因为山高路远,所以在此次大劫中侥幸逃过一劫。
此时正值秋季,翠屏山的枫叶都红了,漫山遍野的,看着非常喜人。
崇正书院就在翠屏山的山顶。书院的学生们平日里都是在书院学习,只有休沐日才能回家,只是如今涪城遭此动荡,也不知道崇正书院还有多少学子能够安心就读了。
很快,马车就到了山腰,这里立了座牌楼,上面龙飞凤舞地书写着“崇正书院”四个大字。
“大人,马车就只能到这儿了。”万旭探出去看了看,“在往上就只能走楼梯了。”
“那就下车走上去吧。”邵清仪便说道。
于是四人下了马车,往山顶走去。
也不知道这武院长当初修书院的时候是不是想着用这多达几千级的台阶来考验学子的毅力和决心。
总之这一段路,几人走得颇为艰辛。
好不容易走到了山顶,万旭上前敲了敲禁闭的大门。
过了许久,几人才听到一个童子的声音:“谁呀?”
“我们是来拜访武院长的。”万旭高声回道。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那童子警惕地问道。
“我们从涪城而来。”万旭继续答。
“涪城?我们院长说了,涪城来的人,他不接待!你们还是回去吧!”那童子闻言,立马回道。
万旭见状,不禁看向了邵清仪:“大人,你看这……”
邵清仪从怀中取出一本本子,然后走到大门前,高声说道:“我们有东西要交给武院长。待武院长看过我们带来的东西,再商谈也不迟。”
那童子闻言安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他才继续问道:“是什么东西呀?”
“一本书。”邵清仪继续回。
“只有书?”童子继续问。
“对,只有书。”邵清仪答。
“那好吧,你们等等。”那童子终于同意了。
几人听到里面传来了一些动静,不久,禁闭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了,一个总角书童探头探脑地走了出来:“把书给我吧,我去交给院长。”
邵清仪便把手上的书给了书童。
书童接过书,说了句:“你们等会儿哦。”
然后就又把门给关上了。
“看来这崇正书院虽然离涪城较远,但也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啊。”邵清仪忍不住说道。
万旭也点头道:“的确,以往崇正书院都是大门敞开,仅有童子守门而已。”
几人在门外等了十分钟左右,然后就听里面又传来了动静。
大门再一次打开,之前的童子躬身对几人道:“几位,院长有请。”
这位童子有非常好的随手关门的习惯,等几人一进来,他就再次把大门给锁上了。
几人跟着童子往里走。
书院的整体面积还挺大,只是想象中朗朗的读书声似乎有些轻。
邵清仪往那声音传来的屋子里看了看,发现正在读书的学生数量比想象中少了很多。
他忍不住出声问道:“书院里的学子,只有这些吗?”
那书童点了点头:“还留在山上的,就只有这些了。”
“所以,其他人都下山了?”邵清仪闻言问道。
“是啊……好些人家里都出事了,根本无法安心在山上念书了。”那童子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