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藏娇(495)+番外
池棠越想越酸,不愿走远,便绕着附近一棵树转弯。
“你转什么呢?”魏少游忍不住问道。
“吃饱了撑着。”池棠幽幽答道,眼睛却是不离陆子衿的马车。
她倒要看看谢大姑娘有多得先生欢心!
绕了没两圈,忽然听到有人喊了她一声。
转头一看,是陆二郎。
陆二郎错愕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呢?”
如果只有陆二郎一个人的话,池棠是很想继续回答“吃饱了撑着”的,但陆二郎身边还有一位陌生姑娘。
“我来求见先生,先生有客,我就……消消食……”池棠含蓄地回答。
说完,好奇地看了陆二郎身边的年轻姑娘一眼。
这姑娘十七八岁模样,通身的书卷秀气,见她看过来,便微微一笑,落落大方。
陆二郎含笑介绍道:“这是郑氏十一娘,光禄寺郑卿之女,刚从荥阳过来,特意来见家祖母。”
池棠又酸了。
郑氏十一娘,真人她是没见过,但名字却在年初的太子选妃名单上见过。
郑氏之女,看起来也很有学问啊……她要不要先回去把《论语》背熟了再来?
陆二郎刚向郑十一娘介绍完池棠,一转头,就见她直勾勾看着郑十一娘,一脸的意难平,不禁笑道:“阿棠这是怎么了?”
池棠脸一红,讷讷道:“先生交代的功课没做好,现在看谁都觉得比我有学问……”
陆二郎哈哈大笑,指着她对忍俊不禁的郑十一娘道:“我们池四姑娘跟长不大似的,从前在吴县的时候,我们兄妹几个看她像亲妹妹,现在她做了我长姐的学生,再看她,还真像个晚辈了!”
池棠同陆家兄妹一向亲厚,陆二郎这话也一如既往的亲昵。
可听在池棠耳中,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n.
------------
第368章 池棠的作业
陆二郎奉了燕国夫人的吩咐送郑十一娘,停下同池棠说笑了两句就离开了。
池棠正琢磨着刚才的情形,就看到陆子衿的马车门开了,出来一名衣着素雅的少女。
接着,池棠看到陆子衿也露面了。
没有下车,只是探出半个身子,似乎唤了谢婉一声,待谢婉回头,便含笑同她说着话。
竟然这样依依不舍……
池棠想起自己每次告别时先生连头也不抬一下的冷漠,心里又酸又苦,忍不住回头问:“师叔,要是让你选学生,你会选我吗?”
魏少游打量了她一眼,反问:“你要听实话吗?”
池棠捂住耳朵,负气道:“不要!”
窦淮笑了起来,道:“师侄不必妄自菲薄,我们还没资格做你的师父。”
“如果有资格呢?”池棠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窦淮微微一怔,忽然目光一抬,道:“陆先生在看你。”
池棠慌忙转头,果然看到陆子衿正倚在车门上看她。
见她回头,陆子衿微微一笑,朝她招了招手。
池棠忙跑了过去,到车前站定,端端正正行了一礼。
陆子衿对她点了点头,道:“上来说话。”
车里烧着炭炉,暖融融的。
池棠脱了斗篷放在一旁,想起刚才谢大姑娘也坐在这个位置上跟陆先生说话,心里酸溜溜的,假装不经意问起:“谢大姑娘向先生请教什么呢?”
陆子衿看了她一眼,答道:“《榖梁传》。”
池棠一下子泄了气。
好吧,她连名儿都没听说过……
但是谢大姑娘自家祖父就是当世大儒,什么奇怪的学问不能请教自己祖父,非要来请教陆先生?
真的不是来跟她抢先生的吗?
陆子衿从身旁包袱里翻出一叠卷起来的手稿,抬头见小姑娘一张脸千变万化,不由觉得好笑:“怎么?你对《榖梁传》也感兴趣?”
池棠讷讷道:“我连《榖梁传》是什么都不知道……”
陆子衿笑道:“《榖梁传》是释义《春秋》的三传之一,流传不广,一般读书人也不读这个。”
“可是先生和谢大姑娘都读过……”池棠嘟囔道。
陆子衿看着她,眸光微微一动,道:“你要是喜欢也可以读,东宫应该有藏本——”说着,将手里的手稿递了过去。
池棠接过来一看,正是她抄的《论语》,不由心里一突。
“你自己看看。”陆子衿道,语气不温不淡,和平常一样。
池棠听不出先生的心情,更加觉得忐忑,低头默默翻看。
才翻了两三张,池棠就变了脸色:“先生,我、我昨晚……我错了……”
这一份应该是她昨晚抄的最后一遍,开头的两张字迹还算端正,第三张最后几个字起就不太对了,第四张整张都是歪歪扭扭,大概已经困得神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