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毒嫡母还能洗白吗(85)
澄亮滚烫的茶水打着旋儿注入杯中,一滴未溅。
“阿晋许久不曾见到大人。那日夫人与我做三月之期,我还心怀忐忑,如今看来您二人是心有灵犀。”黑色衣衫的小男孩脊背挺直,率先开口。
不管他说的真与假,最起码,这话确实深得卫枢之心。
“我与亲兵晚来一步,思虑不周。”他并不因对方是个小孩子就加以轻视,对自己的失误极其坦诚。
阿晋不说话。
事情过去的虽久,漫天的火光,却无时无刻不在他眼前燃烧。
他起身取过一个匣子,打开铜锁,送至卫大人跟前。
“不瞒您说,那日我为三叔进山采药,侥幸逃过一劫。待发现事情不对,转身去寻时,整个村子的人都已蒙难。只在无意间发现了这个令牌,上面刻着卫字。”
卫枢接过那块黄铜令牌,仔细翻看。
阿晋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后来您的队伍赶到,我已渐渐明白,这牌子并不是凶手无意落下,反而是故意陷害。”
吧嗒。
令牌被一只手反扣在桌子上,卫枢抬眸,忽然对眼前的这个小家伙产生了一些兴趣。
“不妨说说你还发现了什么?”
“进京这段日子里,我确实没闲着。那位有意陷害侯爷的人,必是权高位重,又与侯爷有过节。思来想去,也只有东宫一人。”
卫枢抬手止住阿晋继续为他斟茶的手,把那张令牌还给小男孩:“你说的不错。以一己之力在燕京观察,能看出这些很是不凡。”
“这牌子想必来自那日我留下的两个亲兵腰间,他们不成器,一同死在刺杀中。想来就是这样,使得那首领临时起意,故意栽赃了一把。”
阿晋一笑,露出两颗尖尖的小虎牙:“那他倒是弄巧成拙,也是蠢得可怜。”
“他确实爱自作主张。”卫枢顿了顿,直直盯住笑得开怀的小少年,“只是我不知,夫人待你有如亲生,每每劝我早日替你平冤,为何还要骗她呢?”
阿晋心头一震,不慎把一盏热茶打翻在地。他再聪慧也只是个未满九岁的孩子,一时被人说穿最大的秘密,难掩慌乱。
“大人您……”
您是如何知道的?
“安葬那位与你相依为命的三叔时,在他脖颈间,落下一枚印鉴。”卫枢伸出两指,缓缓推至阿晋跟前,“上书戴震二字。”
阿晋抖着手抚摸那变旧褪色的绳子,豆大的泪滴下:“三叔……父亲……”
“根据寻访夹金山遗民得到的消息,我没猜错的话,你就是当年匪首戴震的遗腹子,戴晋。”卫枢的声音不急不徐。
眼前的小男孩抱着印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却不开口否认。
卫枢心下了然,无声地叹了口气,递给阿晋一张拭泪的帕子。
小男孩用力擦干眼泪,摩擦地皮肤发红:“大人果然洞若观火,是我班门弄斧,自作聪明。”
“可我实在不是有意隐瞒夫人,背着罪民之后的污名,又有谁肯收留我?若是我父亲真的做了那般十恶不赦的恶事,倒也罢了。但如今,快十年过去,还有谁会相信他是冤枉的呢?”
当年蜀中藏银案被揭发,第一个伏诛的便是所谓的匪首戴震。
他一介平民,被推出做替罪羊毫不稀奇,只是……
“我相信你父亲不会是主谋,但如何证明他个人完全清白?”
阿晋咬牙看着卫枢的眼睛,黑亮的眸子里闪烁着纠结。
卫枢正了正神色:“若是却有证据可证明戴震无辜,本侯向你担保还他清白。”
对坐的小男孩悄然睁大了眼,仔仔细细地审查着卫枢每一寸表情,见他一派坦然,不闪不避的眼神间一派风光霁月之色。
小男孩的嘴唇蠕动了两下,终于下定决心开口:“我有证据!”
他与三叔藏着掖着那么多年,不正是等着拿出它的这一天吗?
阿晋自厚厚的外袍中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方布巾,仔仔细细地拨开外面裹得严实的布巾,露出一卷羊皮小书。
他低着头,郑重地把东西捧到卫大人眼前:“这是家父遗留的日志。”
饶是卫枢没少经历大风大浪,见着这个东西还是免不得慎重起来。
泛黄发黑的羊皮卷年代久远,看起来破损严重,脆弱不堪。
卫枢没有贸贸然上手,而是率先寻到铜盆净手,拿布巾仔仔细细地把指根每一丝水迹擦干。这才寻了一个漆木托盘,把那羊皮小书安放好,肃着脸翻开起来。
依照纸上口吻,这本日志的主人,无疑是多年前作为替罪羊死去的戴震。
依照时间脉络梳理,他原本在西北军中服兵役,征战多年后卸甲归田,带着在军中认识的兄弟常三回到夹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