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愿祈久安(345)+番外

作者:拾吾两 阅读记录

“明府大人神机妙算,叶某确实另有目的。”

县令一听面色一紧,“所为何事?”

叶久笑着摆摆手,“大人不必紧张,叶某是来献计的。”

“献计?”

“是,献能解临江燃眉之急的计。”

县令愣了下,眼神飘了一下:“临江街清人静,有何要解之事!”

叶久后悔刚才吹他彩虹屁了。

她端着茶抿了一下,“这样啊,叶某进城时看到城边大批灾民,若是明府大人能一力解决,那叶某就不多嘴了。”

叶久放下茶杯作势要起身,县令一看也顾不上面子上的工作了,连忙出声,“小兄弟且慢,不知小…阁下可有高见?”

县令连称呼都换了。

叶久又在凳子上坐好,笑道:“明府大人不要慌张,叶某是来帮大人的,您放心就是了。”

她顿了顿说道:“据叶某所知,临江前几月遭了霜灾,导致收成受影响,而如今天气无常,又遇上灾害,村民少收之余,缺衣遭病,这才聚于城下,寻条活路。”

县令听着叶久说着,脸色越来越白。

这哪里是刚才这家伙说的那般好,明明就是摸清了所有情况,等着自己往里撞呢。

他突然庆幸自己刚才留住了他,若是就这样把他放走,等来日此人回了京城,哪怕多言一句,自己都是大罪当头。

县令只觉得后背直冒凉风,他连忙问道:“确实如此,本官为保城中百姓,不得已才将那些灾民拒之门外,实属无奈之举啊。”

叶久心底冷哼一声,单面上仍是善意的笑容,“叶某理解明府大人的处境,若大人按叶某所说去做,定是能解围脱困。”

县令抬手,“阁下快快说来。”

叶久沉下面色,认真道:“首先城外灾民不能不管,现下他们已经染有风寒,若放任他们自生自灭,恐怕会引起疫病。”

县令面露难色,“可这城里也不够安置这么多人,而且临江县粮银所剩无几,恐怕帮不上什么忙。”

叶久扫了眼他大肚圆圆的样子,淡定说道:“自然是不用临江的公款,便能解决。”

县令一听眼睛都亮了,“那要怎么做。”

“如今灾民缺衣少食,也没钱看病,而现在田里的秧苗急需抢救,所以我们可以用官府的名义,征用灾民中还康健的青壮年,下田劳作,而他们的家人会得到免费的医治。”

县令又问:“那医治也要不少钱吧。”

叶久不慌不忙的接着说:“这药钱就由粮商承担,不止药钱,还有必备的粮食,也一并出了。”

县令眉头有些抽搐:“他们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出钱?”

叶久笑道,“他们当然不会甘愿,这就需要明府大人您了。”

“您只需让今年的收成让一成给粮商,再弄个功德碑,凡是出力的全部记在上面,就竖在城中心那牌坊旁边,最显眼的地方。”

“而且,捐款最多者,还亲赠匾额,临江第一粮商,百善米庄,随便您怎么写。”

叶久笑了笑,“布庄也是同样的道理。”

县令听完足足安静了有五分钟的时间,才缓缓抬头,“阁下不愧是与侯府谋事,计策果然了得。”

叶久嘴角一勾,面上丝毫不显。

自己这算个什么,以工代赈的法子谁没听说过,只不过这县令享福享久了,脑子里科考的那点知识全喂猪了。

“阁下既然如此熟悉,本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阁下帮助本官渡过此难,本官不胜感激。”

叶久眯着眼睛,笑得像个狐狸,“好说好说。”

作者有话要说:听说有人想要刀?还不止一个?(托腮认真脸)

第147章 施粥

县令不干是不干,但一干起来却是相当迅速。叶久刚出了县衙没多久,衙役们拎着告示就出来了。

人们慢慢围了上来,对着告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叶久看了一会儿,转头往客栈走。

此时差不多饭点,但客栈里却一个人都没有。

叶久那被梅镇支配的恐惧一下子浮现在脑海里,吓得她直往二楼跑去。

楼梯刚上了一半,门口突然跑进来一个人,直往后堂奔去。

叶久回头正好看到,连忙叫住他,“乾一?”

乾一闻声抬头找了两下,才在楼梯上发现了叶久,“公子回来了?正好,我去拿一些碗,公子与我一起去吧。”

叶久满脑袋问号:“拿碗?去哪?”

接着她又指了指楼上的房间,“韶儿和老先生没事吧?”

乾一连连摆手,“没事没事,只不过他们现在并不在房里,都在北边的小空地呢。”

叶久边下楼边问:“去那里干嘛?”

乾一等叶久下来,一同往后堂走去,“老先生上午去了几家粮铺,弄来了几袋粗米,便让我们在北边空地上架了粥棚,此时正给灾民施粥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