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仪传(542)+番外
原来他杀了自己的亲弟弟,夺走了皇位,却把那个人的面容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午夜梦回,只怕没有一点儿愧疚之心。
这张龙椅坐得久了,果然就越来越没有人情了……
“可是,臣近来听朝中老臣私下议论,说当年太子死得蹊跷。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在先帝死后忽然暴毙,怎么想都有些古怪。”
“古怪什么?是谁在背后嚼舌根?”
圣上怒道:“当年太子死的时候他们怎么不说古怪,现在叛军都快打来了,他们忽然说起古怪来了!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指朕弑君篡位吗?这群混账!”
“便是知道是谁在背后嚼舌根,圣上又能如何?如今朝局不稳,外头流民四散。这个时候,大魏的朝廷已经经不起一丝风雨了。”
商不换意有所指,圣上陡然泄了气。
他坐在这把龙椅上反而成了掣肘,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清平郡王身上。
“不换,南方的战事朕交给清平郡王,朕相信他,因为他是你举荐的人。朝中的事朕就交给你和商相爷了,你们一定要替朕维持朝廷的平稳,不要让人心先乱起来。”
束手无策的君王,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臣子身上。
“圣上放心,有件事,臣觉得您应该心里有个数。”
“什么事?”
商不换放下了茶盏,目光正色了许多。
“除了龙骑营和虎骑营等护卫长安的军队,想必圣上也知道,近来岳家军更是没日没夜无休止地练兵。美其名曰战备,可是……”
“可是什么?”
“一旦清平郡王的兵马遭遇失败,长安就成了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岳连铮和匈奴勾结,万一匈奴铁蹄南下,岳连铮的兵马在长安城与他们里应外合,那情况就危险了。”
圣上嘴唇开合了几下,忽然不知如何应答。
“可是岳连铮取了乌极可汗的人头,匈奴人还会听他的么?他们之间的同盟,不是早就应该破裂了么?”
“圣上,乌极可汗死了,匈奴才有新的可汗继位的可能。对于新可汗来说,岳连铮是恩人,而非仇人。”
对岳连铮来说,他宁可跟圣上关系破裂,也不可能跟匈奴关系破裂。
那才是他赖以生存的东西,以战养兵的手段。
“那岳连铮岂不是在练兵谋反?!不行,朕一定要阻止他!”
“圣上要拿什么阻止?他有三万兵马,精干不凡。这个时候您再对他下手,岳连铮正好找到理由造反。”
难道就看着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练兵,置之不顾么?
第417章 庄亦谐乡试
圣上不关心太子的传闻,朝中的大臣却十分关心。
在某种舆论的力量煽风点火之下,连长安的百姓都在讨论起这个太子。
“你们看哦,南边全都被占了,长安的乱民应该很多才是。可是这段日子以来,根本就没多少流民来,还不如进京赶考的举子多呢。”
“还什么赶考啊,今年国中出了这样的事,听说连科考都取消了。听说南边的官府在举子之中招募人才,有才的皆可在地方安排职务,为百姓做事。”
“那换我我也不来考了,不考也能当官。何况南边那个人啊……我听说,那才是先帝亲自册封的太子,咱们圣上名不正言不顺。”
“哼,早就觉得不正了,除了吃喝玩乐,他还会什么?会治理国家么?怪不得连后宫的嫔妃都跟别人私通了!”
“嘘,小声点,这还是长安城呢!”
……
“父亲,母亲!”
庄府门前,庄亦谐翻身下马,兴冲冲地朝里走去。
“公子春风得意,今日考的一定不错吧?”
牵马的仆人笑着奉承他,庄亦谐得意地一扬眉,“幸好圣上虽取消了今年的科举,乡试却没有取消。今年我若能考中,再过三年便可去考进士了!”
瞧他笑得这般得意,看来是大有进学的把握。
庄景行夫妇二人在府等他回来,一见他笑得春风满面,便知他今日考的不错。
“亦谐,怎么样?”
庄夫人知道他会怎么回答,白问一句喜欢喜欢。
庄亦谐果然道:“我自己觉得极好,今日考的题我都会,姐夫都给我讲过的。我答题的时候,那个主考的老大人总在我边上看,一边看一边点头。”
“是哪位大人?”
庄亦谐看向庄景行,“姓牛。考完出来还拉着我一顿奉承,说我一定能过,还说仰慕父亲许久,无缘登门拜见。”
庄景行似乎知道这个人,点了点头。
“是个有些才学的,就是为官上太投机取巧了,我不喜欢这样的人。何况他也不是仰慕我,是想借着咱们府里的关系,巴结上相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