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仪传(582)+番外
其实不用问,一看她红着眼睛,便知道她歇不好。
两个人彼此对视,都是一脸憔悴,看着对方不由心疼,而后又笑了起来。
“走吧,去宫城的城门上看看,宫外的奏报虽然详尽,到底眼见为实。”
不亲眼看一看,他放心不下。
两人一同走到宫门处,御林军枕戈待旦,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紧张,也更加恐慌。
站在高高的宫城之下,他们才明白原因为何。
宫门前的长街上,尸骨堆积,血流得整条长街都被染红了。
原来昨夜在这么近的距离发生过厮杀,这些御林军得到了商不换的指使,镇守宫城不必出去相助,只能眼看着我军和叛军厮杀。
一墙之隔,生死旦夕,这种感觉多么无助。
见到商不换来,御林军统领亲自上前见礼,凌乱的胡茬,蓬松的头发,都显示着他昨夜的辗转难眠。
“辛苦了。”
商不换嗓音微哑,淡淡一声,那御林军统领眼眶含泪。
虽然昨夜御林军除了看着厮杀,看着死亡,余下的什么都没有做。
但他知道,商不换所谓的辛苦是什么。
“大公子,您也辛苦了。”
他抱拳一礼,商不换朝他点点头,继续朝前走。
擦肩而过的瞬间,庄婉仪鼻头微酸,感慨了一句,“大魏朝局腐坏至此,还是有忠良之人在的。”
至少这些御林军的将士,值得敬重。
第448章 谁是叛军
城楼上有站岗士兵用的高台,几乎可以看见长安主城大半的地方。
商不换扶着庄婉仪走上去,这才清楚地看到了城中的局势。
城中东南西北四大城门此刻已是一片焦黑,尚有未熄灭的浓烟滚滚袭来,还有不少民宅被殃及。
“据传来的信报说,现在岳家军占着东南两座城门,西北两座城门暂时由虎骑营控制。两军现在都精疲力尽,可能只隔着一条街各自喘息,随时都会再打起来。”
庄婉仪在寻找相府别院的位置,那一带房屋较为空旷,看起来人烟稀少,应该没什么问题。
她道:“不知道小安方怎么样了,相府的别院虽然很少动用,但是岳连铮细打听打听,大概也能找到。”
商不换道:“你放心吧,岳连铮现在没有这个工夫。且他们住在地下密室中,外人是不会发现的。等战乱过去,我再亲自接他们出来。”
“带机关的密室?那是挺隐蔽的。”
“对,比你杏林院后头那个小门还隐蔽。”
庄婉仪噗嗤一声,竟然笑了起来。
这都什么时候了,他还有心思开玩笑?
想到当初他从杏林院后头的小门时常来探望的时候,好像就在不远的两年前,可又好像隔世经年那么久。
“不知道你那封信,能拖延匈奴大军到何时。”
庄婉仪轻叹一声,眼前满目疮痍,这番景象被匈奴人看见,他们还会如岳连铮所料只是来相助,而不会动什么邪念么?
谁也不能保证。
岳连铮聪明一世,借助和匈奴的契约以战养兵,一直无人知晓。
这一回,起兵叛乱,勾结匈奴,一桩桩一件件都坐实了。
他没有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或许他也知道,商不换不会给他后退的机会。
有些事一旦做了,就回不了头了。
商不换道:“只怕拖不了多长的时间。我也没指望那封信能让匈奴大军打道回府。草原贫瘠,受天灾影响极大,匈奴国力不强,多年来只能靠在大魏边境打劫才能度过饥荒之年。他们就等于亡命之徒,哪里有血,他们就会凑到哪里去舔。”
“只能寄希望于,廷哥儿他们早些回来。”
庄婉仪望向南边,只能看到长安城外一片葱郁树木,在初夏时节茂盛地生长着。
她忽然想起,曾几何时出城游玩,在法空寺遇见商不换,两人和玄明老和尚在桃树下喝茶。
不禁微微翘起嘴角。
“笑什么?”
这种时候还能笑出来,庄婉仪的想法还真是清奇。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眼前情景悲凉到了一定境界,反而让人忘了生死,超脱世外了。我在回想我们在城郊见面的时候,倘若现在敌军一箭射来,至少我是笑着死的,是不是?”
商不换无奈地揉揉她的发顶,“别胡思乱想,宫城不会失守的。御林军比你我想象中更强劲,他们有军魂,不是轻易就会被打倒的。”
“可是,除了廷哥儿他们和匈奴的大军,你有没有考虑过,那里——”
庄婉仪伸出手,遥遥指着西面,“西山上还驻守着一支队伍,古姐姐曾经和我提过,率军的是她的堂兄。和她的父亲一样,都曾是岳家军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