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都梦到太子小时候(152)
那种药只能用一次,哪怕只是闻个味,第二次对叶姝姝也没作用了。
这次没有一击得手,往后恐怕也不能找到更好的机会了。
惠贵妃敲了敲扶手,楚云澜将叶姝姝保护的很紧,甚至派暗卫护在叶姝姝身边,她若是贸然出手对付她,如果被楚云澜抓到了把柄,势必会给她自身带来麻烦。
惠贵妃对桂嬷嬷说:“那丫头的底细,你都查清楚了吗?”
桂嬷嬷点头,“这段日子奴婢已经派人将她和叶家查的一清二楚了。叶家人丁不旺,叶姝姝的生母去世的早,如今叶家当家的是柳氏,据说她只是个小妾扶正的……”
随后桂嬷嬷将叶家家中的情况娓娓道来,还有翟清玄退婚的事情也一并说了。
“奴婢觉得他们家,那个柳氏和叶真真可以利用的,这两人肯定不愿意看到叶姝姝过得比她们要好。”
听完她的话,惠贵妃喝了口茶,陷入了沉思。
当天惠贵妃召见了好些京城官眷,柳氏也赫然在列。
柳氏还是第一次被召见进宫,看到宫里一派庄严富贵的景象,她既畏惧又激动,她跟着那些官眷来到颐和殿,看见雍容华贵的惠贵妃只觉自惭形秽,躲在人群里连话都不敢多说。
柳氏以为她只是来走个过场的,却没想到惠贵妃竟跟她说了许多话,甚至还将她单独留在宫里叙话,对此,柳氏简直受宠若惊。
惠贵妃很随和,同柳氏聊衣服聊首饰聊家常,聊起儿女之事。
柳氏跟她越聊越放松,她觉得惠贵妃真是个温和善良的好人。她将自己家里的那点破事全给抖搂出来了,抱怨自己操持家业孝敬婆婆有多辛苦,原配的那对儿女有多白眼狼,等等等等……
惠贵妃听的却没有半点不耐烦,时不时还劝解几句,对此柳氏大感宽慰,她认为惠贵妃简直就是她的知己。
末了,惠贵妃道:“你的女儿还没定人家吧?”
柳氏叹道:“还没呢,臣妇那丫头品行温和端庄,就是时运不济,当初要不是出了叶姝姝那档子事,保不齐已经嫁了。”
这是柳氏心里的一根刺,她始终认为如果当初不是叶姝姝抢了叶真真的功劳,叶真真肯定能嫁给翟清玄了。
惠贵妃叹道:“你说的确实也是,你家那个大丫头还真是品行不端,亏得当初武安侯及时识破,否则让她奸计得逞,日后岂不是得欺到你们母女头上?”
柳氏听了愤愤然,“娘娘说的可不就是那么个礼?那个丫头心眼歪了,若是真让她爬上去,以后臣妇和臣妇的儿女们还不知会受到怎样的诘难呢!”
惠贵妃笑了笑,“柳夫人,其实你倒也不必妄自菲薄,叶姝姝再怎么样都得管你叫娘,你是她的长辈,以后这婚嫁一事到底也应该由你来做主。嫁的好与不好,合该由你说了算才是啊!”
柳氏苦笑道:“娘娘您不知道,臣妇的夫君对原配那双子女是很偏心的,叶姝姝的婚事,臣妇可做不了主。”
惠贵妃挑眉,“若是本宫给你机会让你能够做主呢?”
闻言,柳氏一愣,“娘娘……”
惠贵妃说:“本宫有一个远房侄儿,他玩心重,本宫一直想给他寻个媳妇治住他,让他能收收心。这些日子,本宫也观察过叶姝姝,觉得她颇有几分心机,所以想着她应该能治住我那侄儿。”
柳氏一听这话,呆了,“娘娘,叶姝姝何德何能能配的上娘娘的侄儿?”她觉得叶姝姝嫁给惠贵妃的侄子实在太便宜她了。
惠贵妃笑道:“本宫那侄儿只会吃喝玩乐,又喜欢胡作非为,本宫只是想找个人管束他罢了,若是柳夫人不愿意,那就当本宫没说。”
话落,柳氏很快反应过来,既然惠贵妃都那么说了,想必她的那个侄子恐怕只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这样想,柳氏眼前一亮,若是将叶姝姝配给这种人也没什么不好的,以后相夫教子管束小妾就够她头疼的,肯定再也威胁不了她和叶真真了!
柳氏心里活络开来,她很想答应,只是……
“这门亲事确实是门好亲,只不过叶姝姝如今是九公主的伴读,往后三年都只能待在宫里,嫁不了人吧?”
惠贵妃抿了口茶,“你说的确实是个问题,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本宫觉得你肯定能想到办法。”她说完意味不明地笑了。
柳氏一脸茫然,没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她在颐和殿坐了一阵子,出来后,桂嬷嬷走过来送她出宫。
路上,桂嬷嬷特意将她带到御花园,让她看见叶姝姝正在那里跟几个公主踢毽子玩闹,一群女孩子玩的十分高兴,时不时开心地大笑。
见此,柳氏握紧了手帕,对叶姝姝和公主们交好这件事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