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平交易(快穿)(54)+番外

在古柳村呆了五六年,对这里的家家户户也都颇有了解。对赵家也颇了解,赵家的家境不好,甚至算得上贫户,赵父早年给人盖房子,从上面滚下来,瘸了腿,赵母纪要照顾年迈的公婆,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和受伤的丈夫,好不容易送走了公婆,儿子也长大了。

家里也就这两年才好了些,两个儿子也都到了结婚的年纪,两个孩子年纪上差的小,只错一岁。

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依照赵家的条件,他们是拿不出这笔钱的。

“你还没说,你怎么知道呢?”总不会是赵建业宣扬出去的吧?不应该啊,赵建业的性格有些木讷,不像是会把事情传扬出去的,难道说…是赵母。

陈虹回答:“你知道我家和赵家离的近,今天中午吃饭时,赵家那边就闹起来。听我婆婆说,是赵建业跪着求赵婶子,嗯……”说着给了阿瑶一个‘你也懂’的眼神。

赵母也是个厉害人,这不,当场就大骂起来,若非被两个儿子死死的拦住,怕就要直接杀到知青点这里了。

“哦。”心中的猜测得到证实,阿瑶倒也不奇怪。两百块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个大数目,赵建业自是不可能绕过赵母拿出这笔钱。

“你不担心?”陈虹开口说道。

阿瑶笑道:“有什么可担心的,我又不打算嫁给她儿子。”不说赵建业有些木讷的性格,就他那张国字脸,对她这种颜控来说,就有些无法接受,“……若是聪明的话,自然就能想到我这话的意思。若真的想不到,等她找上门来,那就只能直接说了。”

“你倒想的开。”陈虹叹了一口气说道,“不过你还是注意些,赵婶子可是个厉害的。”若不是这种性子,她一个女人,如何能撑得起一个家。

闻言,阿瑶笑而不语。

赵母的厉害,她在原主的记忆里也见到了。

不过再厉害又如何,横竖她这辈子可不打算和她有什么交集。

作者有话要说:

嗯,新故事,亲们看文愉快!

么么哒(づ ̄ 3 ̄)づ

第27章 年代文女主的前嫂子

等送走了陈虹,阿瑶躺在土炕上小憩了一会儿,思考着接下来的事情,伴随着七七年越来越近,政策也比前几年要宽松些,但若是想要回城的话,还是千难万难。

县城里,若是表现好的大队,每年是有一个可以回城的名额,不过红星大队在平县属于不上不下的那种,自然是轮不上,况且就是有,也不可能落到原主的身上来。

至于何家那边,就何父何母自女儿下乡后,一封问候信都没来过的姿态,就知道他们是一点指望不上的。

若是想要回去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七七年的高考。

所以眼下她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想法子找些学习资料,不过想着自己刚才翻遍了原主的家当,现金十二块,票的话只有一张三尺布票,另外还有几十斤的红薯干和五斤白面以及将近一百斤的杂面。

改日请假去县城看看,能不能买两本书吧,哪怕是旧书也行。

“何瑶瑶,何瑶瑶,时间差不多,该上工了。”

阿瑶正想着便听到又有人叫她,是知青点仅剩的两个男知青胡荣和张军。

“来了。”应了一声,阿瑶先把窗户关好,又抓起挂在门板后的一个布包,这才走出房门。

“下午好。”阿瑶学着原主的语气神态和两人打招呼说道。

胡荣和张军也都回了句,下午好。

一行三个人往地里走,路上也和一些在树下纳凉的老人打招呼。

走了一会儿,阿瑶的额头便出了汗,不是累的,是热的。虽然大队那边要求让他们三点左右到地里去上工,但大夏天的这个时间点依旧炎热无比。

古柳村不算大,很快就到了他们要上工的地方。

任务时拔草。

他们不算是最早到,但也不是最晚,先到记工分的那里,报了个到,表示自己已经来了。又从旁边的一个戴着军帽的老者手里,领了锄头。

这才下了地。

此时的玉米还不算高,才到脚踝处,因长期有人劳作的缘故,地里的草不算多,除起来还是比较容易。

只是天却热的让人有些难受。

“呦,我当这是谁呢?这不是知青点,唯一没嫁人的老姑娘吗?”

忽而,一个大嗓门的女声响起,声音里带着不加掩饰的尖酸刻薄以及难听。

阿瑶抬头就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穿上两个带着补丁的藏蓝色半袖的妇女,正一脸怒火的盯着她。

想了想,很快就知道眼前的人是谁?

是赵建业的妈妈,赵母。

“阿姨,您今早起来是不是没刷牙,不然的话嘴巴怎么能这么臭。”从来都不是吃亏主儿的阿瑶当即就反驳了回去。

上一篇: 鲤鱼跃农门 下一篇: 御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