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春雨(12)
楚随这辈子没有如此失态过。当他在相府门前停下,突然想起他完全不必跑得这么急,因为其实没有人追上来。就算有人追上来,想来也必不是他的对手。他正想着,回头看一眼王忆白,发现她此时正盯着被自己紧抓住的手。赶忙放开,调节好呼吸,整理好衣物,瞬间恢复了往日翩翩风度。正想着是不是安慰她几句,谁知道她先开口道:“我困了,得睡一觉。”说完兀自进门扬长而去。
楚随愣在原地,想这女子真是无可救药了。带着她跑了那么久,好歹是不是道个谢啊?
集市上,黑衣少年在混乱的人群中左顾右盼,始终没有找到要找的人。嘴角含着戏谑轻笑,他揉了揉肩膀,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群。
☆、第 9 章
王忆白这一次的事,惹起了几家欢乐几家愁。
提督衙门人声鼎沸、宛若市井,提督老爷很头疼。
王敏都气得七窍生烟、形容枯槁,老泪纵横感慨为何会生了这样一个魔煞。
王夫人喜上眉梢,觉得这是十几年“溺爱”的最高成果,这下看还有什么好人家要她。可是听王嫣说楚随对她甚是上心,二人举止亲密,这次楚随为了把她带回来还将她与王娇晾在天悦酒楼。再联想起刘嬷嬷来报的那天晚上,王夫人又笑不出来了。直到王老爷子说要家法伺候教训王忆白,王夫人的心才得到些许欣慰。
此外,御史老爷也很庆幸。想起自家老三在十岁的时候鬼迷心窍看上了王家那私生女,幸好自己早早将这段孽缘掐在了萌芽状态,不然如今这事态还真是家门不幸。
王娇忙着学习梳妆打扮,好吸引楚随;王嫣开始意识到王忆白也许是个威胁,想着如何对楚随速战速决。王婧忙着看书喝茶,对此事表示无甚看法。
所以那日晚间,王忆白被从床上拖起,迷迷糊糊地挨了一顿打。王敏都痛心疾首,老夫人泣涕涟涟、阻拦不及,王夫人回身假装不忍看,王娇面露不忍,絮絮叨叨对王忆白说“你可长点心吧。”王嫣表面功夫深的母亲真传,泪流满面,不住劝着父亲。王婧这会儿总算不看书了,面色沉重地盯着王忆白没表情的脸看,不一会儿又离开了。楚随在旁据理劝道:“四姑娘年纪尚幼,实宜小惩大诫啊。”
王敏都打了会儿,见王忆白不叫不喊不讨饶,只是默默忍着,与往日很不同,又是心疼又是悔恨,只能差人好生将她送回房养着。
这一夜之后,王忆白再也没起来。
六月夏至,楚家堡八抬大轿、车马队伍浩浩荡荡迎娶了江南王家二小姐王嫣,公子风雅小姐贤淑,才子佳人成就了一段佳话,风光一时雍国无两。
故事讲到此处,堂下听众掀桌的掀桌,撒瓜子的撒瓜子,还有的朝我扔了好几个烂番茄。一个个都嚷嚷着退钱,说好的恶毒后妈终尝恶果呢?说好的坏姐姐心机耍尽一场空呢?说好的可怜女主角最终得到幸福呢?这是什么破故事,我们不要听!
我感叹一声,世人果然对自己希望听到的结局有执念。不劳而获、坐收渔利、天上掉下来的温柔公子对自己不离不弃……他们忘了放眼看看真实的世间,花心思机关算尽的人往往才是人生大赢家。其实这个故事确实不是这般结局,而我认为没有出现这样的结局,全是因为这故事里的坏人也在偷懒、也不够努力,女主角王忆白运气又太好,当然有着一副好皮相对她帮助也很大。姑娘我一时兴起顺嘴换了结局,是想着世上很多人事并不尽如人意,好人没有得到应得的好报而是早早就翘辫子了,坏人也不一定能及时得到惩戒甚至还飞黄腾达了。人生其实并无公平可言,那么支撑我们活下去甚至还要快乐地活下去的念想又会是什么呢?
这个哲学范畴的问题也困扰了姑娘我好久,趁现在故事间隙提出来与听众一同讨论一下。现在大家把桌子凳子放放好,咱们继续讲述富贵落魄女的故事。
第二天,王忆白确实没有起来。第三天,王忆白还是没有起来。没错,王忆白大病了一场,好几日都没起来。
楚随略有些担心,想她的病应该是由心病而发的,然后又为自己对她的担心而担心,最后只能假装不关心。
只是经过李记板栗店的时候,眉头一皱,回头对竹青交代了什么,第二日,李记板栗店就从恭城府消失了。
“花钱让人搬走,这不是少主的行事风格啊?”事后竹青问道。
“不喜吃板栗,看着心烦。”楚随捧着书,装作不经意答道。竹青暗笑,那你怎么不把恭城府所有板栗店都肃清了?
“咳咳”竹青若有其事地清了清嗓子:“日间听忆白姑娘的丫鬟小桃说,姑娘的病好些了,今日已经能吃些粥品糕点……”说完不忘仔细观察楚随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