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自己回来了(4)
邓世叔与她爹爹同龄,却是单身无所出,心疼儿子的邓老夫人不愿意看儿子形单影只,给他介绍别的闺秀,可是邓大人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愿意娶。
如是过了好几年,终于来了一个姑娘,邓老夫人也完全不介意她是什么“村姑”,兴高采烈以为是他儿子看上的姑娘,大大咧咧就带出去晒,于是引起流言蜚语。
姜裳苦笑,难怪邓老夫人对她这么热情,难怪府里几个跟她同龄的小娘子看到她眼神都古古怪怪,又好奇又防备又嫌弃又尊敬,原来是把她当未来的小婶婶了。
天知道,她也是冤枉的。
她自己都还是懵的,从六岁在这具身体里醒来,她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古代单亲家庭独女,爹爹是个痴迷医术的江湖郎中,成天带着她从这个村到那个城,拜访名医,求师问道。
爹爹是个不靠谱的,没有一点学医的天赋但是非得要学,总觉得自己医术不好是没找到名医。
姜裳小小年纪跟着他颠沛流离,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得要照顾好爹爹。
后来阴差阳错在江南买了房落了脚,正好旁边住了一个开点心铺子的大娘,姜裳跟大娘投了缘,天天跟她学点厨艺,争取以后长大了能像大娘一样开个小店卖卖点心,一辈子也就这么平淡无奇过去了。
没想到姜裳钱存得差不多,准备出手去看铺子的时候,爹爹突然告诉她,她不是他的女儿,她另有亲人,她是靖西侯府的嫡亲小姐。非得要带她回去找亲人。
靖西侯府的嫡亲小姐?靖西侯府是什么?他家的嫡亲小姐为什么变成了村姑?以为自己活在普通种田文一心只想靠自己手艺赚钱开店的姜裳表示很懵逼。
姜裳稀里糊涂跟着他走上回家路,结果半路上爹爹就病倒了。
这病来势汹汹,没过几天爹爹瘦了一大圈,又过了几天,爹爹整个人都不清醒了,姜裳把他们身上所有余钱拿去请大夫叫郎中,都说没救了。
爹爹弥留之际告诉她让她在此处稍微等等,他有个旧时好友正好路过,可以把她带回家。
姜裳哭成泪人儿一样也没留住她爹,人说没就没了。
钱都拿去找大夫了,钱兜比脸都干净,姜裳愁得准备要卖身葬父了,这时爹爹的旧时好友——邓齐静大人出现了,帮她把爹爹安葬了,又给她送了丫鬟,把她一起带上路。
原本走的水路,可是姜裳晕船,才出码头就晕得天翻地转。
邓大人似乎很赶时间,分了大半下人护送姜裳从陆路走,他继续走水路。
结果走水路的邓齐静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一直没到,反而是走陆路的姜裳先到了邓府。
好在护送她上京的下人都是邓府的,可以直接回邓府落脚,于是他们就先到了邓府。
水路的邓大人晚到了,护送姜裳的下人又都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偏巧邓大人一直单身,邓老夫人盼媳心切,阴差阳错之下就变成了邓齐静在地方看中了个村姑要把她送回来准备娶做继室。
姜裳叹口气,欧,这该死的阴差阳错。
他们到邓府已经四五天了,邓齐静的队伍怎样也该回来了吧。
这事她还真不好解释,她只是个单纯无辜的借住小娘子,只能等邓大人回来,让他自己去解释了。
听王三娘王三叔的意思,这个世叔应该是无性恋,不需要另一半的那种,应该不会坑了她吧。
姜裳足尖轻轻一点,如蝴蝶一样在夜色下翩飞而落,转眼就出了邓府到了街道上。
好久没夜奔了,脚痒,想跑远一点看看。
京城地势复杂,姜裳初来乍到,不应该太嚣张,不过她真的很久没有晚上出来逛逛了,以前在江南时候每个月都至少出来一次的。
她会轻功,也只会轻功,
她家住的那片地方治安不太好,鱼龙混杂。尤其是她住那块,不知道咋回事,经常有黑衣人掉落,小巷里院子里房间里悬梁上,哪哪都有可能出现穿着一身黑的蒙面人,姜裳就捡过好几个。
半夜醒来脖子上被架着一把刀这种事她都要习惯了,姜裳心里一直怀疑那附近是不是有个黑衣人复活点。
她的轻功就是其中一个黑衣人为了答谢她的救命之恩教她的。这个黑衣人也是她捡的最早的一个黑衣人。
教了她一个多月,姜裳管他叫师父,这个黑衣人也是她唯一一个能不看脸光看身材就能认出来是谁的男人。后来她师父每年都会路过江南,然后约她半夜出去——
跑酷。
因为会轻功,所以染上了喜欢晚上出来夜奔的坏毛病。以前在家她爹爹睡得死,警惕心又差,平时也不怎么管她,因此常常晚上出来逛。